排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20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上、下排布的上插槽和下插槽;端子组件,其包括对应安装于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和下层端子组件;其中:所述上插槽与所述下插槽具有朝向相同的槽口,所述下插槽的槽口与所述上插槽的槽口前、后错位布置,且所述上插槽的槽口位于所述下插槽的槽口的后侧;两层排线分别借由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的槽口对应插入所述上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中以及所述下插槽处的下层端子组件中。通过使上插槽与下插槽的槽口前、后错位设置,进而方便排线与连接器进行拆装和维修。进而方便排线与连接器进行拆装和维修。进而方便排线与连接器进行拆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线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排线的电连接端连接至主板上的排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公知地,在电子设备的组装过程中,通常将排线的电连接端插入主板上的连接器中以实现排线与主板的电连接。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通常仅用于满足一层排线的插接,因而,若排线所包含的pin(针)较多,则需要将连接器设计的足够长,然而,在主板上却很难为安装连接器预留足够长的安装区域。
[0003]为解决连接器的安装区域不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0004]1、尽量减少排线所包含的pin的数量,以缩短连接器的长度。然而,这种方法会导致电子设备减少一些配置,丢失一部分功能。
[0005]2、使主板的两个板面上均安装连接器以满足足够多的排线插接,然而,这会增加连接器安装于主板过程中的复杂程度以及排线插接于连接器过程中的复杂程度。
[0006]3、在连接器上设置上、下排布的两层插槽以用于供两层排线插接而分别与两层插槽处的端子组件连接。虽然该结构的连接器能够解决主板上安装区域不足的问题,然而,由于连接器的插槽及端子组件上、下布置,不能为拆装、维修下层的排线、端子组件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而增大了组装和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连接器。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排线连接器,包括:
[0010]绝缘本体,其具有上、下排布的上插槽和下插槽;
[0011]端子组件,其包括对应安装于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和下层端子组件;其中:
[0012]所述上插槽与所述下插槽具有朝向相同的槽口,所述下插槽的槽口与所述上插槽的槽口前、后错位布置,且所述上插槽的槽口位于所述下插槽的槽口的后侧;
[0013]两层排线分别借由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的槽口对应插入所述上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中以及所述下插槽处的下层端子组件中。
[0014]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介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中间壁以及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中间壁限定出所述上插槽,所述中间壁与所述底壁限定出所述下插槽;其中:
[0015]所述中间壁的前端短于所述底壁的前端以使所述下层端子组件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装入所述下插槽处;所述顶壁的后端短于所述中间壁的后端以使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装入所述上插槽处。
[0016]优选地,所述排线连接器还包括下层驱动压板;所述下层驱动压板位于底壁的前部的上方,中间壁的前方;所述下层驱动压板枢转设置以通过向上翻转而使下层排线插入下插槽中并通过向下翻转而压迫所述下层端子组件与所述下层排线紧密接触;和/或
[0017]所述排线连接器还包括上层驱动压板;所述上层驱动压板位于中间壁的后部的上方,顶壁的后方;所述上层驱动压板枢转设置以通过向上翻转而使上层排线插入所述上插槽中并通过向下翻转而压迫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与所述上层排线紧密接触。
[0018]优选地,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等间距排布的多个上层端子;每个所述上层端子均包括上、下排布的接触臂、位于两个所述接触臂的后侧之间的连接臂以及位于所述连接臂后侧且上、下排布的夹持臂;所述上层排线通过所述上插槽而伸入至两个所述接触臂之间;所述上层驱动压板形成有凸轴,所述凸轴介于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通过使所述上层驱动压板向下翻转而使凸轴借由所述夹持臂而驱动所述接触臂紧密夹持所述上层排线。
[0019]优选地,所述上层端子还包括焊接臂,所述焊接臂自位于下方的所述弹性臂向下延伸并形成L形以用于与主板焊接。
[0020]优选地,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括等间距排布的下层端子;每个所述下层端子均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下层驱动压板具有枢轴,所述上臂具有容置所述枢轴的枢接部;所述下臂具有向上弯折而凸出的弹性部;通过使所述下层驱动压板向下翻转而迫使所述上臂将所述下层排线压靠于所述下臂的弹性部上。
[0021]优选地,所述下臂的前端形成有弯钩部,所述弯钩部卡设于所述底壁上,且所述弯钩部的底面形成用于与主板结合的焊接面。
[0022]优选地,所述上臂的后端呈弧形并向下延伸而一体连接至所述下臂,所述下臂的后端伸入至所述绝缘本体中以使得所述下层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端壁包括前挡壁及后挡壁,所述前挡壁位于所述底壁的两端,所述后挡壁位于所述顶壁的两端;所述前挡壁向前凸伸并超过所述中间壁的前边缘以用于容置所述下层驱动压板,所述后挡壁向后凸伸并超过所述顶壁的后边缘以用于容置所述上层驱动压板。
[0024]优选地,所述上插槽具有多段插槽单元和/或所述下插槽具有多段插槽单元。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
[0026]1、通过使上插槽与下插槽的槽口前、后错位设置,进而方便排线与连接器进行拆装和维修。
[0027]2、通过使中间壁的前端短于底壁的前端,使顶壁的后端短于中间壁的后端,使上插槽的后端贯通绝缘本体,进而使下层端子组件和上层端子组件能够分别从绝缘本体的前、后两个方向装入绝缘本体上,利于实现连接器中端子组件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快速组装。
[0028]3、该连接器能够与两层排线进行连接,进而节约了所占用的主板上的长度区域。
[0029]4、使插槽的槽口错位设置,从而增加组装过程的可视性,降低了组装过程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截面视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立体爆炸视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上插槽分隔成多段插槽单元)。
[0034]图中:
[0035]10

绝缘本体;11

顶壁;12

中间壁;121

上卡位部;13

底壁;131

下卡位部;14

上插槽;15

下插槽;16

端壁;161

后挡壁;162

前挡壁;20

上层端子;21

接触臂;22

夹持臂;23

连接臂;24

支撑臂;25

焊接臂;30

下层端子;31

上臂;32

下臂;33

枢接部;34

弹性部;35

弯钩部;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上、下排布的上插槽和下插槽;端子组件,其包括对应安装于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和下层端子组件;其中:所述上插槽与所述下插槽具有朝向相同的槽口,所述下插槽的槽口与所述上插槽的槽口前、后错位布置,且所述上插槽的槽口位于所述下插槽的槽口的后侧;两层排线分别借由所述上插槽和所述下插槽的槽口对应插入所述上插槽处的上层端子组件中以及所述下插槽处的下层端子组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介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中间壁以及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中间壁限定出所述上插槽,所述中间壁与所述底壁限定出所述下插槽;其中:所述中间壁的前端短于所述底壁的前端以使所述下层端子组件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装入所述下插槽处;所述顶壁的后端短于所述中间壁的后端以使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装入所述上插槽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连接器还包括下层驱动压板;所述下层驱动压板位于底壁的前部的上方,中间壁的前方;所述下层驱动压板枢转设置以通过向上翻转而使下层排线插入下插槽中并通过向下翻转而压迫所述下层端子组件与所述下层排线紧密接触;和/或所述排线连接器还包括上层驱动压板;所述上层驱动压板位于中间壁的后部的上方,顶壁的后方;所述上层驱动压板枢转设置以通过向上翻转而使上层排线插入所述上插槽中并通过向下翻转而压迫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与所述上层排线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等间距排布的多个上层端子;每个所述上层端子均包括上、下排布的接触臂、位于两个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陈步林
申请(专利权)人: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