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2091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及方法,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包括厌氧消化单元、板框脱水单元和干化炭化单元。厌氧消化单元设置泥水换热器、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污泥循环泵、储泥池、沼气净化装置及沼气柜。板框脱水单元设置污泥泵、污泥调理池、加药装置及污泥板框脱水机。干化炭化单元设置泥饼破碎机、污泥进料装置、干化炭化一体机、水冷螺旋输送机、第一热水器及换热排气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厌氧消化沼气、沼渣、沼液及干化炭化产物炭的内部消纳,克服产物去向不通畅的瓶颈,系统运行低碳环保,产能集约,余热在系统内部充分回用,能量最大程度自给,运行成本经济。济。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处置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明确了4条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包括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干化焚烧+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以及深度脱水+应急填埋,并开展了高含固污泥高效厌氧消化装备开发与工程示范研究。
[0003]在“双碳”新形势要求下,污泥厌氧消化因成本经济、能源利用等突出优势而具备突出的市场前景。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已在我国北京、天津、大连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工程化应用,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但也发现污泥产气率低、含砂量大、浮渣较多等运行问题。此外,厌氧消化沼渣处理相对复杂,多经好氧堆肥后进行土地利用,去向受限,沼液NH3‑
N、TP浓度很高,直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会对进水水质造成很大冲击,资源化回收利用手段尚欠成熟,存在产物去向不通畅、处理成本不经济等实际瓶颈。
[0004]污泥干化炭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泥处置工艺,由于减量化85%以上、工艺低碳环保、产物炭资源化途径广、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消化单元、板框脱水单元和干化炭化单元;厌氧消化单元中依次设置泥水换热器、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储泥池,储泥池与板框脱水单元连通;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连接沼气净化装置及沼气柜;厌氧消化单元中还设有用于在泥水换热器和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之间循环消化污泥的污泥循环泵;板框脱水单元依次设置污泥调理池及污泥板框脱水机;污泥调理池还设有加药装置;干化炭化单元依次设置泥饼破碎机、污泥进料装置、干化炭化一体机、水冷螺旋输送机;同时干化炭化单元设有第一热水器及换热排气筒;换热排气筒内部设置第二热水器;干化炭化一体机的干化脱除热蒸汽通入第一热水器作为热交换介质;第一热水器设有冷水进口作为冷交换介质;第一热水器的冷交换介质出口连通换热排气筒内的第二热水器的冷交换介质进口;沼气柜连接干化炭化一体机的夹套炉;第一热水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气体出口连通干化炭化一体机的夹套炉;干化炭化一体机的夹套炉设有燃烧废气出口,燃烧废气出口连通换热排气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形状为卵形;储泥池设置溢流口,溢流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排气筒内部还设有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出口连通干化炭化一体机的夹套炉。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排气筒内的冷凝水出水口连接水冷螺旋输送机,水冷螺旋输送机产生的热水出口及第二热水器的冷交换介质出口连接厌氧消化单元的泥水换热器、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及板框脱水单元的污泥板框脱水机。5.一种污泥厌氧消化联合干化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待处理污泥在泥水换热器中与由污泥循环泵循环的消化污泥充分混合并加热,之后进入湿式污泥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后的污泥经储泥池进入后续板框脱水单元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气经由沼气净化装置净化后,进入沼气柜储存;储泥池的厌氧消化出泥进入污泥调理池,与加药装置输送的污泥脱水调理剂进行充分混合,再由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板框脱水机中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沼渣泥饼进入后续干化炭化单元处理;沼渣泥饼进入泥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慧可贺大立李惠沈立茹马玉坤陶先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