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档位主副齿式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游标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磁齿轮在很早就已经被提出,但由于早期永磁材料性能的限制,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基于“磁齿轮效应”的复合电机的研究再次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永磁游标电机是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一种新型电机。在许多低速直驱的应用场合,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尺寸一般较大,而且需要较高的定子槽数和电枢绕组数,而利用磁场调制的永磁游标电机,可将转速较低的转子永磁体调制成转速较高的定子气隙磁场,从而达到“自增速”的效果,实现更高的输出转矩密度和更高的传递可靠性。永磁游标电机的结构多样性和多变性,为其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
[0003]永磁游标电机的效率高、转矩密度大且运行平稳。但对于多数单定转子以及带调磁环结构的永磁游标电机而言,电机的内部空间和调磁环所占空间都仍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更大的优化空间。如能合理的利用电机的内部空间,电机的转矩密度将能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如将调磁环和定子齿相结合,即分裂齿,不仅减少一层气隙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档位运行的主副齿式交替极游标电机,包括:外定子(1)、转子外侧永磁体(2
‑
1)、转子内侧永磁体(2
‑
2)、转子(3)、内定子(4)、外定子绕组(5)、内定子绕组(6)、外定子主齿(7)、外定子副齿(8)、内定子主齿(9)和内定子副齿(10)。转子(3)具有双边结构,在转子(3)内外两侧嵌有曲边梯形形状的转子外侧永磁体(2
‑
1)和转子内侧永磁体(2
‑
2),放置方式均为表贴式;外定子(1)和内定子(4)均采用主副齿式结构,外定子齿由一对外定子主齿(7)和一对外定子副齿(8)组成,内定子齿由一对内定子主齿(9)和一对内定子副齿(10)组成,外定子绕组(5)缠绕在外定子(1)槽中,内定子绕组(6)缠绕在内定子(4)槽中。其特征在于,外定子(1)、内定子(6)共用一个转子(3),有效地利用了电机内部空间。外定子(1)、内定子(6)均采用主副齿结构,其是集调磁环和开口槽于一体,减少气隙层数的同时也简化电机结构,副齿的设计引入有效谐波提升电机出力;定子外侧绕组(5)和定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