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及防刺穿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88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及防刺穿鞋,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所述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占鞋底本体总厚度的比例分别为30%和70%;所述防滑耐磨层包括鞋掌部和鞋跟部;所述鞋掌部和鞋跟部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防滑突起部、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凸块以及多个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突起部和多个防滑凸块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前端的部分向上延伸且向后端弯曲设置;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后端的部分向上延伸设置。通过设置3D网布层,增加鞋底的防刺防割性能,使得鞋子具有重量轻、稳定性好的优点,设置防滑耐磨层增加鞋子的抓地力,提高鞋子的防滑耐磨性,减少鞋底打滑的可能性。少鞋底打滑的可能性。少鞋底打滑的可能性。

A new anti puncture sole and anti puncture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及防刺穿鞋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及防刺穿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鞋子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功能进行分类,鞋子有日用鞋、军用鞋、工作鞋以及旅游鞋等。
[0003]其中,日用鞋包括人们日常穿着的各式皮鞋,包含流行的时装鞋;
[0004]军用鞋为各军种、兵种的军官、士兵和警察穿着的由国家发放的皮鞋,如飞行鞋、潜艇鞋、坦克鞋、边防滑雪鞋,以及消防、交通警察穿用的工作靴等;
[0005]工作鞋,习惯称为劳动保护鞋,是从事生产建设、科研勘探等公务劳动穿用的工作鞋和劳动保护鞋,如司机鞋、护士鞋、纺织女工鞋、防砸鞋、防油鞋、防刺鞋、防腐蚀鞋、防辐射鞋,以及地质鞋、宇航鞋等;
[0006]旅游鞋,供游览和旅行者穿用的鞋,它是由胶鞋发展演变进入皮鞋范畴,但它仍具备双重特点,其突出性能是轻巧柔软、灵便、透气、吸汗、穿用舒适、有助于行动等;
[0007]现有的鞋子防割防刺穿性能相对较差,当行走在具有菱角尖锐的沙石、存在尖刺的沙滩以及山路环境中,现有的的鞋底会容易被尖刺物穿透而使人的脚部面临割伤或刺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及防刺穿鞋,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该防刺穿鞋底具有轻便、防滑耐磨和防刺防割的优点。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所述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占鞋底本体总厚度的比例分别为30%和 70%;
[0011]所述防滑耐磨层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前后两端的鞋掌部和鞋跟部;所述鞋掌部和鞋跟部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防滑突起部、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凸块以及多个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突起部和多个防滑凸块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
[0012]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前端的部分向上延伸且向后端弯曲设置;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后端的部分向上延伸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鞋掌部包括靠近其左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突起部、第二防滑突起部、第三防滑突起部和第四防滑突起部,以及靠近其右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五防滑突起部、第六防滑突起部、第七防滑突起部和第八防滑突起部。
[0014]优选地,所述鞋掌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九防滑突起部、第十防滑突起部和第十一防滑突起部以及第一防滑凸块、第二防滑凸块和第三防滑凸
块。
[0015]优选地,所述鞋掌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第三防滑块、第四防滑块和第五防滑块。
[0016]优选地,所述鞋跟部包括靠近其左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十二防滑突起部、第十三防滑突起部、第十四防滑突起部和第五防滑凸块,以及靠近其右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十五防滑突起部、第十六防滑突起部和第十七防滑突起部。
[0017]优选地,所述鞋跟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十八防滑突起部以及第六防滑凸块、第七防滑凸块和第八防滑凸块。
[0018]优选地,所述鞋跟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六防滑块、第七防滑块、第八防滑块、第九防滑块和第十防滑块。
[0019]优选地,所述鞋掌部和鞋跟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呈树枝状设置的防滑纹路。
[0020]优选地,所述防滑耐磨层由所述鞋跟部向所述鞋掌部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后减小,所述鞋掌部的最小尺寸位于鞋掌部的鞋尖处。
[0021]此外,在同一构思下,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刺穿鞋,它包括上述方案的新型的防刺穿鞋底。
[0022]因采用上述方案的防刺穿鞋底,使得防刺穿鞋具有与上述防刺穿鞋底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刺穿的鞋底,通过设置3D网布层,增加鞋底的防刺防割性能,使得鞋底具有重量轻、稳定性好的优点。
[0025](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耐磨层,增加鞋底的抓地力,提高鞋底的防滑耐磨性,降低鞋底的整体重量,提高鞋子穿着的舒适性,适用于沙滩、山路等使用环境。
[0026](3)本技术通过在鞋底的防滑耐磨层上设置多个防滑突起部、多个防滑凸块以及多个防滑块,提高鞋底的抓地力,增强鞋底的防滑耐磨性能,减少鞋底打滑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鞋底本体的底部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鞋底本体的侧视图;
[0029]图3是图2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鞋底本体的正面示意图。
[0031]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0032]1、鞋底本体;2、3D网布层;3、防滑耐磨层;4、鞋掌部;5、鞋跟部;6、第一防滑突起部;7、第二防滑突起部;8、第三防滑突起部;9、第四防滑突起部;10、第五防滑突起部;11、第六防滑突起部;12、第七防滑突起部;13、第八防滑突起部;14、第九防滑突起部;15、第十防滑突起部;16、第十一防滑突起部;17、第十二防滑突起部;18、第十三防滑突起部;19、第十四防滑突起部;20、第十五防滑突起部;21、第十六防滑突起部;22、第十七防滑突起部;23、第十八防滑突起部;24、第一防滑凸块;25、第二防滑凸块;26、第三防滑凸块;27、第四防滑凸块;28、第五防滑凸块;29、第六防滑凸块; 30、第七防滑凸块;31、第八防滑凸块;32、第一防滑块;33、第二防滑块;34、第三防滑块;35、第四防滑块;36、第五防滑块;37、第六防滑块;
38、第七防滑块;39、第八防滑块;40、第九防滑块;41、第十防滑块;42、防滑条纹;43、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防滑耐磨层3和3D网布层2,所述防滑耐磨层3和3D 网布层2占鞋底本体1总厚度的比例分别为30%和70%;其中,所述所述防滑耐磨层3采用硅胶制成,通过设置防滑耐磨层3,增加鞋底的抓地力,提高鞋底的防滑耐磨性,降低鞋底的整体重量,提高鞋子穿着的舒适性,适用于沙滩、山路等使用环境,
[0035]所述防滑耐磨层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鞋底本体1前后两端的鞋掌部4和鞋跟部5;所述防滑耐磨层3由所述鞋跟部5向所述鞋掌部4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后减小,所述鞋掌部4 的最小尺寸位于鞋掌部4的鞋尖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所述防滑耐磨层和3D网布层占鞋底本体总厚度的比例分别为30%和70%;所述防滑耐磨层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前后两端的鞋掌部和鞋跟部;所述鞋掌部和鞋跟部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防滑突起部、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凸块以及多个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突起部和多个防滑凸块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前端的部分向上延伸且向后端弯曲设置;所述3D网布层位于其最后端的部分向上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部包括靠近其左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一防滑突起部、第二防滑突起部、第三防滑突起部和第四防滑突起部,以及靠近其右端边缘处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五防滑突起部、第六防滑突起部、第七防滑突起部和第八防滑突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九防滑突起部、第十防滑突起部和第十一防滑突起部以及第一防滑凸块、第二防滑凸块和第三防滑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刺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部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之间且呈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政鑫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