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下腔静脉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正常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为2cm,中断为 1.9
‑
2.1cm,远心段为1.7
‑
1.9cm,为下腔静脉系的主干,在第5腰椎平面,少数在第4腰椎,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下腔静脉位于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右侧上升,经肝的后方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进入右心房并开口于右心房,收集下肢、盆腔和腹腔的静脉血。当下腔静脉阻塞时,在腹壁的两侧、脐平面以下可见到曲张血管。
[0003]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显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病之一,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临床症状重,并可能进行性恶化;而慢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多以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为主。下腔静脉血栓或阻塞后能自发缓解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所述下腔静脉支架由支架上端、支架中段、支架下端以及支架支撑体组合而成,所述支架上端、支架中段、支架下端组成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为一体式结构,形成所述支架主体的支架上端的高度自左向右逐渐降低,所述高度经重复缠绕编制而平滑过渡,所述支架上端右侧顶点向支架主体左侧的垂直投影点距离支架主体左侧顶点的距离为0.5
‑
3.0mm,所述支架支撑体由支架主体的编制丝自支架上端延伸而成,并分布于支架主体左右两侧,所述编制丝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中左侧支架支撑体的高度高于右侧支架支撑体的高度,右侧支架支撑体向外呈相对支架主体轴向垂直弯曲,弯曲连接处呈微小弧形,右侧支架支撑体向左弯曲后向左上方呈20
‑
30度倾角倾斜,并在自由端向右下方倾斜,使得右侧支架支撑体自由端呈鸟嘴状向下倾斜,左侧支架支撑体向左上方弧形弯曲,与支架主体轴向呈30
‑
50度变角倾斜,左侧支架支撑体自支架主体的支架上端先向外扩展并随后逐渐向内收敛,由支架上端向自由端的弧形圆心由向内到向外逐渐过渡,使得左侧支架支撑体整体呈细长S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所述左侧支架支撑体和右侧支架支撑体均由同一金属丝逐渐变扁平状而形成,即支架支撑体的自由端更加扁平,其扁平状平面与下腔静脉壁和房室口组织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所述左侧支架支撑体整体长度为3
‑
8mm,紧贴在下腔静脉左侧内壁上;所述右侧支架支撑体长度为0.8
‑
3.0mm,刚好能卡在三尖瓣所在房室口组织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扩张下腔静脉支架,形成所述支架主体的支架中段呈圆柱形或上细下粗的近锥形,并具有不同光洁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外表面采用磨料经机械研磨或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喜涛,袁启东,梁冰,王海生,侯竞远,刘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