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增强现实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40147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29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增强现实设备。所述集成镜片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或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0;光波导组件;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成镜片集成了近视镜片功能及光波导功能,且可以做得更薄。且可以做得更薄。且可以做得更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增强现实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增强现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增强现实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增强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眼镜(AR眼镜)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此外,现今球近视人数的比例大大提高,近视矫正的需求大大增大,然而,当前的增强现实设备的镜片通常只有光波导片,对于近视用户,需要配合近视眼镜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镜片,其集成了近视镜片功能及光波导功能,且可以做得更薄。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镜片,所述集成镜片具有光轴,其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
[0005]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或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0;
[0006]光波导组件;以及
[0007]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000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集成镜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09]提供光波导组件,所述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镜片具有光轴,其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或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0;光波导组件;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光波导组件及所述第二透镜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周缘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外周缘连接,所述光波导组件被包围在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围合的收容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为0.14m≤R1≤2.8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及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为凸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凹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入光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曲率半径R2的范围为0.14m≤R2≤2.8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入光面及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为凹面;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曲率半径R3为0.078m≤R3≤2.8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入射区域,所述入射区域用于将光信号导入所述光波导片,所述第二透镜具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入射区域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通光孔后射入所述入射区域,从而进入所述光波导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包括:第一保护片;光波导片,所述光波导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片的一侧,所述光波导片包括本体部、耦入光栅及耦出光栅,所述耦入光栅及耦出光栅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部面向所述第一保护片的表面;所述耦入光栅用于接收进入所述光波导片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耦入所述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所述耦出光栅用于接收所述本体部传输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耦出所述光波导片;以及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二保护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光波导片背离所述第一保护片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片相较于所述第一保护片背离所述第一透镜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片、光波导片及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一保护片相较于所述第二保护片更靠近所述第一透镜设置,所述第一保护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三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三表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二保护片背离所述第一保护片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片的折射率n1

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满足关系式:0.95≤n1/n1

≤1.05;所述第二保护片的折射率n2

与所
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满足关系式:0.95≤n2/n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万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