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130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装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进行模块化分解;明确各结构的控制参数以及结构关系,初步建立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的参数化模型;调试参数化模型,构建参数库;根据参数库创建BIM风险源管理系统,建立风险源信息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风险管控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安全风险实时动态评估及预警。警。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装配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0003]目前,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模主要以手工建模方式为主,但对于桥梁结构复杂和需要反复修改设计时,手工建模存在的建模效率和建模精度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中,关于风险管控基础理论的研究已较为完善,缺乏的是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确保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即实现安全风险实时动态评估及预警、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在传统风险管控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安全风险实时动态评估及预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进行模块化分解;<br/>[0009]明确各结构的控制参数以及结构关系,初步建立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的参数化模型;
[0010]调试参数化模型,构建参数库;
[0011]根据参数库创建BIM风险源管理系统,建立风险源信息模型。
[0012]可选的,还包括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源危险值,具体如下:
[0013]选择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确定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
[0014]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修正分析,以构建风险源危险值确定模型,建立参数库与风险源判断矩阵;
[0015]利用一致性指标CR对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所述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条件,如若符合一致性条件,完成风险源危险值计算;反之,则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足一致性条件。
[0016]可选的,还包括在BIM风险管理系统设置预警值,构建智能预警系统;所述预警值包括风速阈值,温度阈值、湿度阈值、挠度阈值、车辆荷载及振动阈值。
[0017]可选的,还包括设置风险源实时追踪监控,具体步骤如下:
[0018]自动采集风险源数据,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
[0019]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
[0020]建立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
[0021]对工程施工风险源监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
[0022]可选的,还包括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通过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BIM云,将动态的风险源转变为随工程进度、工序实时颜色转换的可视化模型,同时将风险管控措施模型化,通过现场与可视化模型的对比判断。
[0023]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系统,包括:
[0024]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进行模块化分解;
[0025]参数化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明确各结构的控制参数以及结构关系,初步建立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的参数化模型;
[0026]参数库建立模块:用于调试参数化模型,构建参数库;
[0027]风险源信息模型建立模块:根据参数库创建BIM风险源管理系统,建立风险源信息模型。
[0028]可选的,还包括风险源危险值计算模块,用于选择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确定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修正分析,以构建风险源危险值确定模型,建立参数库与风险源判断矩阵;利用一致性指标CR对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所述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条件,如若符合一致性条件,完成风险源危险值计算;反之,则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足一致性条件。
[0029]可选的,还包括风险源实时追踪监控模块,用于自动采集风险源数据,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建立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对工程施工风险源监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
[003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通过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预测系统,强化了智能化的风险预警,实现对风险源的精准定位,基于数据分析有效判断风险源的安全稳定状态,从而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源危险性并规避施工风险,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安全;
[0032]2、通过以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为例,验证了将BIM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可行性,为建筑施工数字化、智能化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8]将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进行模块化分解;
[0039]明确各结构的控制参数以及结构关系,初步建立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的参数化模型;
[0040]调试参数化模型,构建参数库;
[0041]根据参数库创建BIM风险源管理系统,建立风险源信息模型。
[0042]具体的,还包括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源危险值,具体如下:
[0043]选择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确定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
[0044]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修正分析,以构建风险源危险值确定模型,建立参数库与风险源判断矩阵;
[0045]利用一致性指标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进行模块化分解;明确各结构的控制参数以及结构关系,初步建立桥梁结构及施工方式、施工阶段的参数化模型;调试参数化模型,构建参数库;根据参数库创建BIM风险源管理系统,建立风险源信息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源危险值,具体如下:选择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确定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待进行风险源危险值计算的桥梁对应的参数库修正分析,以构建风险源危险值确定模型,建立参数库与风险源判断矩阵;利用一致性指标CR对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所述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条件,如若符合一致性条件,完成风险源危险值计算;反之,则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足一致性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BIM风险管理系统设置预警值,构建智能预警系统;所述预警值包括风速阈值,温度阈值、湿度阈值、挠度阈值、车辆荷载及振动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风险源实时追踪监控,具体步骤如下:自动采集风险源数据,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建立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对工程施工风险源监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桥梁装配风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华王锦张晓虎张效忠孙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