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122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肥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0~15%麦麸、40~45%米糠、1~1.5%好氧菌,剩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麦麸和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好氧菌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肥料进行凯式氮、总干固体和挥发性固体含量测试;将50g纤维素放入600g的肥料,置于密封瓶中进行受氧堆肥,每天测试释放的CO2量,连续测试45天并记录数据,实验每次做3个平行,连续做3次。连续做3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塑料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利用不到10%,大部分的塑料垃圾都被填埋和焚烧,对环境造成永久的污染,在这个情形下,生物降解产品应运而生,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在土壤中经过一定时间消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需要在短时间内验证这些材料是否能够被降解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0003]国家发布的GB/T19277.1

2011标准针对生物降解材料有了明确的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在受控堆肥下45天参比物的降解效果需要达到70%以上,要求肥料中的微生物足够满足最长180天的测试,然而市场上的肥料碳氮含量不高,常常出现在受控堆肥45天的时候参比物无法达到70%,土壤中的营养无法支撑微生物长期生存,导致需要测试的降解材料在受控堆肥测试时不能被有效降解,从而导致测试失败,测试结果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0~15%麦麸、40~45%米糠、1~1.5%好氧菌,剩余为水。
[0006]优选地,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1~14%麦麸、42~44%米糠、 1.2~1.4%好氧菌,剩余为水
[0007]优选地,13%麦麸、43%米糠、1.3%好氧菌,剩余为水。
[0008]优选地,所述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的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称取麦麸和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好氧菌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
[0012]S2、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13]优选地,S1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23~27℃,搅拌时间为30~35min;
[0014]S2中,所述曝气的温度为30~60℃,曝气时间为20~25天。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所述肥料进行凯式氮、总干固体和挥发性固体含量测试;
[0017]S2、将50g纤维素放入600g的肥料,置于密封瓶中进行受氧堆肥,每天测试释放的CO2量,连续测试45天并记录数据,实验每次做3个平行,连续做3 次。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可以满足 GB/T19277.1

2011标准要求的堆肥技术要求,用于生物降解测试;解决市面上“无可售受控堆肥”的市场空白,满足生物降解材料公司和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生物降解测试时,采购受控堆肥的需求;可以获得有效的生物降解测试结果,避免实验失败。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称取10%的麦麸和40%的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1%的好氧菌搅拌,最后补足水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23℃,搅拌时间为 30min,其中,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23]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曝气温度为30℃,曝气20天,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称取11%的麦麸和42%的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1.2%的好氧菌搅拌,最后补足水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0min,其中,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26]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曝气温度为35℃,曝气20天,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27]实施例3
[0028]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称取13%的麦麸和43%的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1.3%的好氧菌搅拌,最后补足水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5min,其中,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29]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曝气温度为45℃,曝气 25天,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30]实施例4
[0031]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称取14%的麦麸和44%的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1.4%的好氧菌搅拌,最后补足水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3min,其中,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32]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曝气温度为45℃,曝气 25天,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33]实施例5
[0034]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称取15%的麦麸和45%的米糠搅拌均匀,再称取1.5%的好氧菌搅拌,最后补足水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27℃,搅拌时间为35min,其中,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
[0035]将搅拌好的物料放置一天后,置于曝气桶中曝气,曝气温度为60℃,曝气 25天,期间每天搅拌30min,每隔10天加入物料重量5%的水。
[0036]实施例6
[0037]将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肥料进行多次凯式氮、总干固体和挥发性固体含量测试,其中结果为凯氏氮的碳氮比为10~40,总干固体为45~55%,挥发性固体含量为25~35%,测试结果合格,可用于生物降解测试;
[0038]将纤维素,称取50g放入600g肥料(其中纤维素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0~15%麦麸、40~45%米糠、1~1.5%好氧菌,剩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1~14%麦麸、42~44%米糠、1.2~1.4%好氧菌,剩余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13%麦麸、43%米糠、1.3%好氧菌,剩余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复配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受控堆肥技术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的复配比例按照重量份为1:1:3:2:1:42。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礼杰
申请(专利权)人:飞凡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