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92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风孔、安装在外壳上与通风孔对接的排风管,壳体包括首段、中段、尾段,首段、中段、尾段依次相连构成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防尘盖;首段和尾段结构相同,中段的两端分别连接首段和尾段;通风孔位于首段和尾段上,排风管可翻转的连接在首段或尾段上的通风孔处;防尘盖可翻转的连接在外壳上,以配合外壳形成或解除对排风管的遮盖,防尘盖与外壳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排风管的空间,当防尘盖与外壳盖合时,防尘盖与外壳配合遮盖排风管;防尘盖与外壳连接的一侧与首段、中段、尾段任意两段或三段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生产、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防尘效果,减少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对实验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在教学研各类机构均会设置实验室,而实验室内进行实验,需要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包括通风、供电、排风等,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就对排风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否则容易产生毒气,对实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0004]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021833490.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智能顶部集中供应装置,包括壳体和顶板;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壳体的底端两侧对称连通设置有多组通风孔。由于需要安装控制块,该控制块是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壳体上的,并且连接杆通过翻转的形式进行收纳,由该现有技术的文本及附图可知,该方案的壳体需要配合连杆的长度进行设置,由于连杆的长度很长,因此在生产壳体时需要非常大的模具进行加工生产,导致模具成本非常高,而且这种大型的模具搬运困难,不利于企业生产。
[0005]而且该现有技术中的排风管无法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风孔、安装在外壳上与通风孔对接的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首段、中段、尾段,所述首段、中段、尾段依次相连构成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首段和尾段结构相同,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连接首段和尾段;所述通风孔位于首段和尾段上,所述排风管可翻转的连接在首段或尾段上的通风孔处;所述防尘盖可翻转的连接在外壳上,以配合外壳形成或解除对排风管的遮盖,所述防尘盖与外壳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排风管的空间,当防尘盖与外壳盖合时,防尘盖与外壳配合遮盖排风管;所述防尘盖与外壳连接的一侧与首段、中段、尾段任意两段或三段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中段、尾段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用于安装灯管或灯带的灯槽,且灯槽位于朝向防尘盖的位置;所述防尘盖位于外壳的两侧;所述防尘盖朝向灯管或灯带的一侧面为反光面,用于反射灯管或灯带的灯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和尾端上设置有设置有用于驱动防尘盖转动的电动驱动部件;所述首段或中段或尾段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防尘盖转动到位的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与电动驱动部件联动,用于控制电动驱动部件停止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尾段和/或中段上连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用于连接中段和尾段;多个所述外壳之间通过中段相连构成延长结构;相邻的所述外壳之间的首段和尾段通过中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中段连接的两个相邻的外壳上的所述首段、尾段与中段上均安装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奕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虹翔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