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784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使用时将导向杆从胫骨前侧同时穿过胫骨及骨折块,再从膝关节的后侧入路将卡环套设于卡接部和骨折块之间的导向杆上,再通过收紧部使收紧部和卡环将胫骨及骨折块夹紧,实现胫骨及骨折块的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缝线、带袢钢板等结构,巧妙地通过收紧部和卡环实现了更加稳定的刚性固定。最重要的是,整个关节镜下手术不需要复杂的建立双胫骨通道,手术通道不经过腘窝血管神经组织,具备全镜下微创特点,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手术过程省去了传统的反复穿线绕线、捆绑捆扎等操作,使其在关节镜下操作更加方便,更加简单易行。更加简单易行。更加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新型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的关节内骨折,多发生于外伤和运动损伤。此类骨折的特点是骨折块受到后交叉韧带的牵拉向上浮起,导致后交叉韧带失效,关节松弛,使骨折不愈合。该类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治疗和关节镜下治疗。
[0003]由于腘窝血管神经束多,开放手术存在显露困难,损伤风险大,疤痕影响美观等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微创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需要用到固定螺钉、克氏针、环扎钢丝和带袢钢板等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3208722A公开了一种后交叉韧带斯脱骨折复位手术的固定悬吊装置及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可以使手术操作步骤少,简单易行,仅需在撕脱骨块中部钻取一个骨隧道,且复位、钻骨隧道与过线均可在ACL定位器上操作完成,无需在膝后关节腔实施缝合、过线和打结等操作,极大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风险,并且在屈膝约90度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用于穿过胫骨及骨折块;卡环,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用于抵接骨折块背离胫骨的一端;卡接部,沿所述导向杆的径向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当所述卡接部滑动至嵌入所述导向杆时,所述卡接部可供所述卡环滑过;当所述卡接部滑动至凸出所述导向杆时,所述卡接部用于限制所述卡环向远离胫骨的方向滑动;收紧部,沿所述导向杆的延伸方向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卡环共同夹紧胫骨和骨折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接部等角度地环绕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导向杆的径向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周面,所述卡接部背离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形成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的朝向同时背离所述导向杆和骨折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圆柱形,所述卡接部的轴线沿所述导向杆的径向延伸,所述卡接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斜切面形成于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导向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成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嘉一三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