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70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其中,线缆连接器包括公端接头以及母端接头,公端接头以及母端接头均为中空,公端接头活动置于母端接头中,母端接头上设有顶针控制机构以及卡扣机构,顶针控制机构设于母端接头远离线缆的一端,卡扣机构包括卡扣部以及移动块,卡扣部设于顶针控制机构的上方并与顶针控制机构相接触,公端接头设有与卡扣部向匹配的卡扣凸环;移动块控制卡扣机构移动使得卡扣部与卡扣凸环扣接,顶针控制机构能够将卡扣部顶开,从而使得公端接头以及母端接头断开;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采集装置以及线缆连接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线缆连接器自动断开,有效防止输电线路倒塔。塔。塔。

Cable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line anti collapse tower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积雪和覆冰常会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络、跳闸,甚至是线路断线倒塔等严重事故,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多次严重的凝冻灾害,造成输电线路大面积倒塔,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检测覆冰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巡检、观冰站、模拟覆冰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等方法,通过以上方法虽能及时发现覆冰情况,但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线路,超过铁塔覆冰设计等级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铁塔倾倒,电网重要线路虽可采取直流融冰措施,但由于设备昂贵、实施难度大、普及率较低。基于此,设计的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线缆连接器使用方便,通过检测线缆倾角、拉力以及覆冰图像情况,自动控制线缆脱落,防止铁塔倾倒,覆冰结束后只需重新通过线缆连接器挂接线缆,安装方便快捷,极大的减轻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有效防止输电线路倒塔。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公端接头以及母端接头,所述公端接头以及所述母端接头均中空,所述公端接头活动置于所述母端接头中;
[0006]所述母端接头上设有顶针控制机构以及卡扣机构,所述顶针控制机构设于所述母端接头远离线缆的一端,所述卡扣机构环向设于所述母端接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与所述母端接头靠近所述线缆的端部之间,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部和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环向设于所述母端接头的外壁,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母端接头外壳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的轴向方向上方并在非工作状态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相接触;
[0007]所述公端接头设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的卡扣凸环。
[0008]优选地,所述卡扣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以及多个固定柱,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块,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针控制机构,所述母端接头的外壳径向贯穿设有多个固定柱安装腔,所述固定柱安装腔设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与所述移动块之间,所述固定柱活动置于所述固定柱安装腔中,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凸出所述固定柱安装腔置于所述母端接头的壳体表面,所述公端接头的外壳径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固定柱安装腔的位置相匹配。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柱包括固定柱本体、环形凸台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柱安装腔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腔体以及设置于中间部分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大于所
述第一腔体的直径,所述环形凸台环向设于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环形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凸台,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母端接头内腔的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顶针控制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顶针、限位块、电磁铁和限位块,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供电接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限位块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顶针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壳体底部接触,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孔接触,所述电磁铁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且环绕所述限位块四周,所述顶针上还套设有磁铁,所述磁铁靠近所述电磁铁的端面的磁极与所述电磁铁产生的磁极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公端接头采用锥状型,锥状型的顶部与所述公端接头的底部连接。
[001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采集装置以及如上述的线缆连接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采集装置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线缆连接器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拉力传感器、图像采集器、倾角传感器以及气象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以及所述拉力传感器设于输电线路铁塔的绝缘子串端部,所述图像采集器、气象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设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塔架上。
[0014]优选地,所述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还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电源设于所述输电线路铁塔的塔架上。
[0015]优选地,所述供电电源为光伏板。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计的线缆连接器,通过顶针控制机构,能够实现自动断开,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8]本技术通过设计线缆连接器,使得线缆连接器能够通电自动断开,在采集装置采集的参数超过预设值时,影响输电线路出现倒塔情况时,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线缆连接器自动断开,减少拉力,防止倒塔;
[0019]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线缆连接器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线缆连接器靠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线缆连接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25]图标:1

公端接头,2

母端接头,3

线缆,4

顶针控制机构,5

卡扣机构,51

卡扣部,52

移动块,53

第一弹簧,54

固定柱,541

固定柱本体,542

环形凸台,543

第二弹簧,6

卡扣凸环,7

固定柱安装腔,71

第一腔体,72

第二腔体,8

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5所示,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公端接头1以及母端接头2,所述公端接头1以及所述母端接头2均中空,所述公端接头1 活动置于所述母端接头2中;
[0029]所述母端接头2上设有顶针控制机构4以及卡扣机构5,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设于所述母端接头2远离线缆3的一端,所述卡扣机构5环向设于所述母端接头2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与所述母端接头2靠近所述线缆3的端部之间,所述卡扣机构5包括卡扣部5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接头(1)以及母端接头(2),所述公端接头(1)以及所述母端接头(2)均中空,所述公端接头(1)活动置于所述母端接头(2)中;所述母端接头(2)上设有顶针控制机构(4)以及卡扣机构(5),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设于所述母端接头(2)远离线缆(3)的一端,所述卡扣机构(5)环向设于所述母端接头(2)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与所述母端接头(2)靠近所述线缆(3)的端部之间,所述卡扣机构(5)包括卡扣部(51)和移动块(52),所述移动块(52)环向设于所述母端接头(2)的外壁,所述移动块(52)远离所述母端接头(2)外壳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扣部(51),所述卡扣部(51)设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的轴向方向上方并在非工作状态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相接触;所述公端接头(1)设有与所述卡扣部(51)相匹配的卡扣凸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5)还包括第一弹簧(53)以及多个固定柱(54),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块(52),所述第一弹簧(5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所述母端接头(2)的外壳径向贯穿设有多个固定柱安装腔(7),所述固定柱安装腔(7)设于所述顶针控制机构(4)与所述移动块(52)之间,所述固定柱(54)活动置于所述固定柱安装腔(7)中,且所述固定柱(54)的一端凸出所述固定柱安装腔(7)置于所述母端接头(2)的壳体表面,所述公端接头(1)的外壳径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与所述固定柱安装腔(7)的位置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4)包括固定柱本体(541)、环形凸台(542)以及第二弹簧(543),所述固定柱安装腔(7)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腔体(71)以及设置于中间部分的第二腔体(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刘斌刘荣波张大鹏刘世刚高永伟王建东王东海杨远鹏崔涛马远航马玉麟魏鹏董鹏杨朕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