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60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具有高安全、可重构、可成长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各最小颗粒单元结合交叉分组开关器件,通过多个点到点的通信链路被组织在一起,实现所有芯片或模块间的任意互连和并发传输;核心节点单元和各最小颗粒单元间基于TTE以太网协议进行有线/无线网络通信,构成最小颗粒单元和核心节点单元,通过各自网络交换模块上的有线/无线通信单元实现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构成开放式的交叉开关网络SwitchFabric综合电子集成系统;核心节点单元作为综合电子系统平台的管控中心,根据上位机任务指令,动态加载业务重构,基于开放式功能应用服务接口,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分发。发。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通信领域,且可适应于资源重构的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电子系统先起源于航空工业。综合化电子系统指把单个或多个平台上的不同种类、不同型号、不同频段与不同用途的电子设备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通用的多功能电子系统。其特点是逻辑上整个系统分为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访问本地的内存资源,也可以访问远程内存资源。虽然综合化电子系统突出的综合设计、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电子资源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实现多种电子功能综合化,可以为己方地面运动和静止的设备提供电子信息。通过模块化、开放的架构设计和行业标准接口使其系统连接最佳化。但访问本地内存资源远远快于远程内存资源。分布式综合电子系统架构通过与诸如信号/数据记录仪,测向仪和无线电,提供了一套用于实时收集更多数据的功能情境意识和事后分析设备,在多模块集成过程中实现在物理上的紧耦合(硬件组成高度集成),同时又能保持在逻辑上的松耦合(软件架构高度灵活),在模块级进行综合集成。当前,系统设备受装机要素或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包括:通过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实现互连,并围绕核心节点单元分布的最小颗粒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最小颗粒单元结合交叉分组开关器件,通过多个点到点的通信链路被组织在一起,实现所有芯片或模块间的任意互连和并发传输;各核心节点单元和最小颗粒单元间基于TTE以太网协议进行有线/无线网络通信,构成最小颗粒单元和核心节点单元通过各自网络交换模块上的有线/无线通信单元实现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并通过各自的电源模块实现电源的无线传输供电的设备集,所述设备集通过高速串行总线、芯片级互连标准化模块,构成开放式的交叉开关网络SwitchFabric综合电子集成系统;最小颗粒单元完成雷达脉冲压缩、目标检测、实时成像,电侦信号检测、参数测量、信号分选、信号配对、调制识别,通信信号波形解调、编/译码、协议处理、干扰抑制、跳频同步、扩频解扩、测量参数处理及解模糊和各类功能应用的信号处理工作,结合信号处理结果和其他来源探测信息,通过加载数据处理程序完成多源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典型目标识别信息层面的数据处理,获得各个功能应用运行所要获得的数据结果,将业务数据流转发至核心节点单元;核心节点单元作为综合电子系统平台的管控中心,根据上位机任务指令,面向试验与应用任务,检测和管理所述系统软硬件资源,动态加载业务重构,实现整个平台的资源管理、网络管理、对外交互、波形加载、接口适配、控制信息交互和总线交换;基于高速互连网络的开放式功能应用服务接口,对外提供万兆网、千兆网,RS422、1553B接口,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分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综合电子系统平台由多个核心节点单元和多个最小颗粒单元构成设备集,其中,最小颗粒单元完成雷达脉冲压缩、目标检测、实时成像,电侦信号检测、参数测量、信号分选、信号配对、调制识别,通信信号波形解调、编/译码、协议处理、干扰抑制、跳频同步、扩频解扩、测量参数处理及解模糊等各类功能应用的信号处理,同时最小颗粒单元结合信号处理结果和其它来源探测信息,通过加载数据处理程序,完成多源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典型目标识别等信息层面的数据处理,获得各个功能应用运行所要获得的数据结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其特征在于:核心节点单元包括:通过TTE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信道模块、数据存储转发模块、节点网络交换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核心节点单元各模块间通过TTE以太网以及控制总线RapidIO高速交换网络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通过功能应用服务接口发送数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其特征在于:信道模块根据控制总线接收的频标信号和B码以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号同步信号,按接收信号的数字编码方式划分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一个电平,正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使用正电平表示“1”,使用零电平表示“0”,在归零码RZ编码中,正电平代表逻辑1,负电平代表逻辑0,把时钟信号用归零编码完成自同步,在接收器处以与发射器相同的速率通过采样恢复,从接收到的数据中重新生成同步信号,在以太网环境下,采用无线信道控制算法对多信道环境进行模拟,模拟出无线自组织网络节点的通信环境发送信号,信道模块完成信号的上下变频、放大处理后,信号数据通过设备内的TTE以太网流向数据存储转发模。5.如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可重构电子系统平台架构,其特征在于:数据存储转发模块采集系统中数据传输及大容量存储,将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柳徐丽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