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和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4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和空调,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导风圈和凸起部,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导风圈固定相连,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在所述电控盒和/或所述导风圈上,所述凸起部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导风圈和/或所述电控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减少了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

Electric control components and air conditioners of indoor units of air conditio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和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制造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和空调。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中电控盒和导风圈固定相连,同时,电控盒放置在导风圈的底板上,导致电控盒与导风圈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电控盒与导风圈间摩擦较大,热阻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该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减少了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
[0005]本技术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包括:导风圈;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导风圈固定相连;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在所述电控盒和/或所述导风圈上,所述凸起部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导风圈和/或所述电控盒上。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通过在导风圈和/或电控盒上设置凸起部,由此,避免了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电控盒和导风圈之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上,所述电控盒的外周面适于抵接在多个所述凸起部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上具有侧壁,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一部分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的侧壁上。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上具有底板,多个所述凸起部的另一部分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的底板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上设有导向结构,所述电控盒适于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控盒固定在所述导风圈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还包括螺纹件,所述电控盒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风圈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设在所述螺纹孔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上具有翻边,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电控盒的所述翻边上,所述翻边为多层翻边。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纹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螺纹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螺纹件、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还包括螺柱,所述螺柱设在所述导风圈上,所述螺柱与所述电控盒相连。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柱为多个,多个所述螺柱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线状凸起。
[001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中电控盒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中导风圈的一个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中导风圈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电控组件100,电控盒1,第一通孔11,翻边12,导风圈2,螺纹孔22,凸起部21,侧壁23,底板24,螺纹件3,螺柱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100包括电控盒1、导风圈2和凸起部21。
[0027]电控盒1与导风圈2固定相连,凸起部21的一侧设在电控盒1和/或导风圈2上,凸起部21的另一侧抵接在导风圈2和/或电控盒1上。
[0028]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解决电控盒1与导风圈2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电控盒1与导风圈2间摩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凸起部21,凸起部21位于电控盒1与导风圈2之间。
[0029]由于,导风圈2是塑料件,电控盒1是钣金件,因此,通常将凸起部21设在导风圈2上。
[0030]具体地,如图1

图4所示,导风圈2上设有凸起部21,电控盒1与导风圈2固定相连,电控盒1的外周面适于抵接在凸起部21上。
[003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100,通过在导风圈2上设有凸起部21,电控盒1的外周面抵接在凸起部21上,减少了电控盒1和导风圈2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电控盒1和导风圈2之间的摩擦并提升热阻。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凸起部21为多个,多个凸起部21间隔开地设在导风圈2上,电控盒1的外周面适于抵接在多个凸起部21上。
[003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导风圈2上设置多个凸起部21,且电控盒1的外周面抵接在多个凸起部21上,由此,使得电控盒1与导风圈2之间受力更均衡,有利于提高电控盒1与导
风圈2之间的稳定性。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风圈2上具有侧壁23,多个凸起部21的一部分沿导风圈2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导风圈2的侧壁23上。
[0035]可以理解的是,导风圈2的上表面上具有侧壁23,多个凸起部21的一部分沿导风圈2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导风圈2的侧壁23上,电控盒1的外周面抵接在多个凸起部21上,由此,使得电控盒1的外周面与导风圈2的侧壁2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电控组件100的可靠性得到提升,电控组件100更易满足防火、防虫等安规要求。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风圈2上具有底板24,多个凸起部21的另一部分沿导风圈2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导风圈2的底板24上。
[0037]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凸起部21的另一部分沿导风圈2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导风圈2的底板24上,电控盒1的外周面抵接在多个凸起部21上,由此,使得电控盒1的外周面与导风圈2的底板24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电控组件100的可靠性得到提升,电控组件100更易满足防火、防虫等安规要求。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2上设有导向结构(未示出),电控盒1适于与导向结构相配合以使电控盒1固定在导风圈2上。
[0039]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结构可以为导风圈2上的周边筋位、中间导向柱等,电控盒1可以与导向结构自动对位,便于电控盒1固定在导风圈2上。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100还包括螺纹件3,电控盒1上设有第一通孔11,导风圈2上设有螺纹孔22,螺纹件3穿过第一通孔11后设在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圈;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导风圈固定相连;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在所述电控盒和/或所述导风圈上,所述凸起部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导风圈和/或所述电控盒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上,所述电控盒的外周面适于抵接在多个所述凸起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上具有侧壁,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一部分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上具有底板,多个所述凸起部的另一部分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导风圈的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上设有导向结构,所述电控盒适于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控盒固定在所述导风圈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华杨志超许晓峰韦善蒙杨慧敏钟文滔詹恩泽尧潇胡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