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查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1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2:22
本公开提出一种车辆检查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车辆检查方法,包括: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特征点的参数,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其中,通道内包括多个射线源,每个射线源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采用多个射线源探测以提高探测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每个射线源工作模式切换时机的准确度,保证司机的安全。保证司机的安全。保证司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检查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安检
,特别是一种车辆检查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载货汽车驾驶室避让系统通常用于车辆X射线快速检查中,车辆自行通过X射线检查区域,检查系统在驾驶室通过时,不发出射线或以较低剂量发出射线;待车辆驾驶室通过设定位置后,系统再正常出束,以达到辐射防护中对司机单次吸收剂量的限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过程中的模式切换方案,提高工作模式切换时机的准确度和探测的准确度。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检查方法,包括: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特征点的参数,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其中,通道内包括多个射线源,每个射线源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包括: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探测结果获取车辆轮廓信息和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在车辆轮廓信息中识别特征点;根据车辆行驶速度信息确定特征点与车辆前沿间或与车辆后沿间的车辆区间长度。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特征点的参数,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包括: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前沿或后沿到达第二传感器的探测位置;根据第二传感器探测位置,以及特征点与车辆区间长度,确定特征点的位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根据特征点的位置与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确定触发切换射线源的工作模式时的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之间的至少一种;当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或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时,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和/或出束控制点,或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和/或出束控制点时,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当车辆前沿或车辆后沿的位置与对应的出束控制点相当时,控制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开始发射射线;当车辆前沿或车辆后沿的位置与对应的停束控制点相当时,控制
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停止以当前模式发射射线。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传感器与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距离,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或确定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检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定策略确定工作模式切换的次数和每次切换中对应的车辆的特征点;停束控制点和出束控制点的数量与单个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切换的次数相匹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位于射线源靠近通道入口的一侧,且射线源与第一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预定距离门限。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点包括驾驶室后沿;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包括: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前沿到达第二传感器的探测位置;根据第二传感器探测位置,以及驾驶室后沿与车辆前沿间的车辆区间长度,确定驾驶室后沿的位置;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确定当驾驶室后沿到达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时,车辆前沿的位置为触发切换射线源的工作模式时的出束控制点;当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出束控制点时控制对应的射线源出束。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点包括车辆后沿;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包括: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前沿到达第二传感器的探测位置;根据第二传感器探测位置,以及车辆后沿与车辆前沿间的车辆区间长度,确定车辆后沿的位置;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确定车辆后沿的位置到达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时,车辆前沿的位置为触发切换射线源的工作模式时的停束控制点;当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时,控制对应的射线源停束。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检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车辆进入通道的情况下,预热通道内的一个或多个射线源。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检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车辆在通道内的位置到达预定封触发点时,停止预热射线源,进入工作状态,其中,封触发点位于通道方向的靠近入口位置的第一个射线源与通道入口之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中的不同射线源的射线发射参数不完全相同。
[0017]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得到车辆的位置和侧面轮廓,根据各个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确定每个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切换时机,在采用多个射线源探测以提高探测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每个射线源工作模式切换时机的准确度,保证司机的安全。
[001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检查控制装置,包括:车辆轮廓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车辆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特征点的参数,确定车辆的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工作模式切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其中,通道内包括多个射线源,每个射
线源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
[0019]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检查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的指令执行上文中任意一种车辆检查方法。
[0020]这样的装置能够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得到车辆的位置和侧面轮廓,根据各个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确定每个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切换时机,在采用多个射线源探测以提高探测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每个射线源工作模式切换时机的准确度,保证司机的安全。
[0021]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中任意一种车辆检查方法的步骤。
[0022]通过执行这样的存储介质上的指令,能够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得到车辆的位置和侧面轮廓,根据各个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确定每个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切换时机,在采用多个射线源探测以提高探测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每个射线源工作模式切换时机的准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检查方法,包括: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所述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所述特征点的参数,确定车辆的所述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根据所述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通道内包括多个射线源,每个射线源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垂直于通道方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获取车辆轮廓信息,根据所述车辆轮廓信息确定车辆的特征点的参数包括: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探测结果获取车辆轮廓信息和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在所述车辆轮廓信息中识别特征点;根据所述车辆行驶速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征点与车辆前沿间或与车辆后沿间的车辆区间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和所述特征点的参数,确定车辆的所述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前沿或后沿到达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探测位置;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探测位置,以及所述车辆区间长度,确定所述特征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基于预定策略切换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根据所述特征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位置关系,确定触发切换所述射线源的工作模式时的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之间的至少一种;当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或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时,基于预定策略切换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工作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和/或出束控制点,或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和/或出束控制点时,基于预定策略切换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包括:当车辆前沿或车辆后沿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出束控制点相当时,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开始发射射线;当车辆前沿或车辆后沿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停束控制点相当时,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射线源停止以当前模式发射射线。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与对应的射线源的主束位置的距离,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确定所述车辆前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或确定车辆后沿到达停束控制点或出束控制点。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定策略确定工作模式切换的次数和每次切换中对应的车辆的特征点;所述停束控制点和出束控制点的数量与单个射线源的工作模式切换的次数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射线源靠近通道入口的一侧,且所述射线源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预定距离门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点包括驾驶室后沿;所述通过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的所述特征点在通道内的位置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确定车辆前沿到达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探测位置;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探测位置,以及所述驾驶室后沿与车辆前沿间的车辆区间长度,确定所述驾驶室后沿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王永明许艳伟宗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