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04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车架包括各自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连杆,前支架的上部与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推杆架能够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滑动件连接,底连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于前支架上,底连杆的后部与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推杆架高度降低并与前支架、后支架、底连杆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本儿童推车的座位装置安装于车架上时,推杆架和座位装置之间能够形成间距,确保儿童坐在座位装置上时,用户能够对座位装置进行换向操作。用户能够对座位装置进行换向操作。用户能够对座位装置进行换向操作。

Children c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推车作为有孩家庭必备的用品之一,为人们携带较小的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了便于用户照看孩子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儿童推车的座位装置一般可以换向使用,即可以将小孩面朝前坐立或者面朝后坐立。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些儿童推车在换向时需要将座位装置从车架上拆卸下来,调节方向后再将其安装到车架上,换向操作较为费力;还有一些儿童推车的座位装置虽然无需将座位装置从车架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座位装置的换向,但是座位装置和推杆之间的间距较小,需要先将儿童抱离座位装置才能够实现换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推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包括各自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连杆,其中,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
[0006]所述推杆架能够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底连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底连杆的后部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推杆架高度降低并与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底连杆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br/>[0007]优选地,所述后支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设置在所述左后支杆与所述右后支杆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其中,所述左后支杆的上部绕第一轴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右后支杆的上部绕第二轴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各自沿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左后支杆、所述右后支杆分别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横杆连接,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左后支杆自上而下地向左倾斜延伸,所述右后支杆自上而下地向右倾斜延伸;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左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右后支杆的下部分别沿左右方向向中间收拢。
[0008]优选地,所述横杆上开设有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左后支杆能够相对转动与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右后支杆能够相对转动与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中。
[0009]优选地,所述滑动件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推杆架沿
左右方向位于所述左后支杆与所述右后支杆之间,所述底连杆的前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与所述前支架连接,所述底连杆的后部绕第三转动中心线转动地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第二转动中心线及第三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
[0010]和/或,所述前支架具有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所述底连杆也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两根所述底连杆的前部与对应侧的所述前支杆转动地连接,两根所述底连杆的后部绕同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至少包括座位架,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位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上方和/或所述后支架的上方;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座位架收拢在所述前支架的前侧,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位架与所述推杆架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一能够供乘坐者双腿穿过的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座位机构还包括一前一后地设置的前连杆与后连杆,所述前连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的前部与所述前支架之间,所述后连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的后部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之间,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支撑在所述座位架与所述前支架之间,使得所述座位架沿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的上方;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向前翻转地收拢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座位架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座位架上设置有座位架锁定件,所述座位架锁定件绕转动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所述座位架锁定件具有位于所述转动轴轴心线下方的锁定部,所述前支架上具有与所述锁定部相互配合的配合部,当所述座位架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卡合固定;当所述座位架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配合部脱离配合,其中:所述锁定部呈卡钩状,所述配合部为能够供所述锁定部配合钩挂的凸台。
[0014]进一步地,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座位装置,所述座位装置能够绕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转动地设在所述座位架上,所述座位装置在所述座位架上具有正向使用状态与反向使用状态,所述座位架与所述座位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座位装置锁定在所述正向使用状态下或所述反向使用状态下的换向锁定机构,所述换向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座位装置上的换向锁定件,所述换向锁定件能够配合地卡合在所述座位架上。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座位装置具有展开状态与收折状态,所述座位装置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座位装置锁定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座位锁定机构,所述座位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座位装置处于所述正向使用状态下将所述座位锁定机构解锁的过程中将所述座位架锁定件解锁的解锁机构,其中:
[0016]所述座位架锁定件还具有位于所述转动轴轴心线上方的解锁部,所述座位装置至少具有支撑在所述座位架上的座位,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座位上的解锁拉手、抵靠在所述解锁部上方的压块,以及设置在解锁拉手与所述压块之间且在所述解锁拉手前后运动时驱使所述压块上下运动的联动件。
[0017]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包括各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推杆架自所述后支架的中部或下部
向上并向后倾斜地延伸,所述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后支架上方的座位架,所述座位架与所述推杆架之间沿前后方向具有能够供乘坐者双腿穿过的空间。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其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各自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前支架的上部和后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推杆架能够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滑动件连接,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推杆架位于后支架的中间位置,推杆架与前支架的上部及后支架的上部在前后方向之间的间距均较大,如此,当座位装置安装于车架上时,推杆架和座位装置之间能够形成足够的间距,确保儿童坐在座位装置上时,用户亦能够对座位装置进行换向操作。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包括各自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连杆,其中,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推杆架能够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底连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底连杆的后部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推杆架高度降低并与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底连杆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设置在所述左后支杆与所述右后支杆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其中,所述左后支杆的上部绕第一轴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右后支杆的上部绕第二轴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各自沿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左后支杆、所述右后支杆分别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横杆连接,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左后支杆自上而下地向左倾斜延伸,所述右后支杆自上而下地向右倾斜延伸;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左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右后支杆的下部分别沿左右方向向中间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开设有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左后支杆能够相对转动与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右后支杆能够相对转动与相对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推杆架沿左右方向位于所述左后支杆与所述右后支杆之间,所述底连杆的前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与所述前支架连接,所述底连杆的后部绕第三转动中心线转动地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第二转动中心线及第三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和/或,所述前支架具有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所述底连杆也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两根所述底连杆的前部与对应侧的所述前支杆转动地连接,两根所述底连杆的后部绕同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至少包括座位架,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位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上方和/或所述后支架的上方;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座位架收拢在所述前支架的前侧,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位架与所述推杆架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一能够供乘坐者双腿穿过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马福生石平中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