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02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之间能连通或断开;压力装置,与第二容器相连接,压力装置具有预设驱动力,当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之间连通,能经由预设驱动力驱动压力装置使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输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家用电器,包括采用压力装置的预设驱动力驱动第二容器内的液体以完成向第一容器的输液,因此,无需操作,在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后,可实现向第一容器的自动输液,进而简化了向第一容器输液的操作步骤,并且,取消了吸液的动力部件,例如:水泵,减轻了家用电器的重量与体积,有利于家用电器的小型化,并且,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制造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熨烫机自动补水结构主要为通过微型水泵提供动力来泵送水,而水泵不就增加了熨烫机提及和重量,还增加了熨烫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之间能连通或断开;压力装置,与第二容器相连接,压力装置具有预设驱动力,当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之间连通,能经由预设驱动力驱动压力装置使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输液。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家用电器,包括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压力装置,其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可以连通或断开,并且,压力装置与第二容器形成连接,压力装置还具有预设驱动力,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处于连通状态时,通过压力装置的预设驱动力,驱动第二容器中的液体流向第一容器,进而完成向第一容器的输液。
[0007]并且,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压力装置的预设驱动力驱动第二容器内的液体以完成向第一容器的输液,因此,无需操作,在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后,可实现向第一容器的自动输液,进而简化了向第一容器输液的操作步骤,并且,取消了吸液的动力部件,例如:水泵,减轻了家用电器的重量与体积,有利于家用电器的小型化,并且,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制造成本。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家用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压力装置包括:动力部,与第二容器相连接;压力部,与动力部相连接或配合,与第二容器可滑动地连接,且压力部与第二容器形成储液腔。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装置包括有动力部和压力部,动力部用于提供预设驱动力,压力部用于响应于预设驱动力,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相连通时,将第二容器内的液体推入第一容器,从而采用简单的部件就可以实现对第一容器的自动补水,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动力部包括:弹性器件或磁性器件。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部包括有弹性器件或磁性器件。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动力部为弹性器件的情况,动力部的一端与第二容器相连接或配合,另一端与压力部相连接或配合,动力部被压缩或拉伸,预设驱动力包括通过压缩或拉伸产生的弹力;在动力部为磁性器件的情况,动力部包括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第一动力部设于第二容器,第二动力部设于压力部,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
相斥或相吸。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动力部包括弹性器件的情况,动力部的一端与第二容器相连接或配合,另一端与压力部相连接或配合,而动力部处于被压缩或者拉升的状态,即使得动力部形成弹性的预紧力,从而使得预设驱动力包括通过压缩或拉伸产生的弹力,进而利用弹力拉拽或支顶压力部,使得压力部具有向第二容器内液体侧运动的趋势,进而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连通时,将液体直接压入第一容器内完成自动输液,而弹性器件的结构与连接方式简单,且预设驱动力可靠。
[0015]若动力部包括磁性器件的情况,动力部包括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第一动力部设于第二容器,第二动力部设于压力部,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相斥或相吸,进而使得预设驱动力包括通过磁性相斥或相吸产生的磁力,进而利用磁力拉拽或支顶压力部,使得压力部具有向第二容器内液体侧运动的趋势,进而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连通时,将液体直接压入第一容器内完成自动输液,而磁性器件之间无需连接,便于隐藏,提升产品的美观性。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动力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进而在预设驱动力由一个或多个动力部提供,动力部的数量是一个时,可以降低物料成本,动力部的数量是多个时,可以时压力部的受力更加平衡,避免压力部因倾斜出现“卡死”等情况。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压力部与动力部可拆装地连接;或第二容器与压力部可拆装地连接。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部与动力部可拆装地连接,进而便于压力部和动力部的维修更换,并且,便于向第二容器内部添加液体。
[0020]第二容器与压力部可拆装地连接,进而便于压力部和动力部的维修更换,并且,便于向第二容器内部添加液体。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压力部包括:挡板,挡板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密封配合。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部包括挡板,挡板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形成密封配合,进而可以保证动力部产生的预设驱动力,全部由挡板,施加在第二容器的液体上,避免压力部向外渗出液体,而破坏预设驱动力的情况。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压力部还包括:活动件,挡板设置有注液孔,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挡板,用于封堵或开启注液孔;活动件与挡板螺接,或活动件与挡板卡接。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部还包括活动件,活动件与挡板螺接,或活动件与挡板卡接,进而可封堵挡板上的注液孔,从而在向第二容器注液时,可以开启注液孔,拉起挡板,在注液完成后,将活动件安装于挡板,在松开挡板进而实现对第二容器内液体施加的预设驱动力,注液孔与活动件的设置便于向第二容器内注液。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容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周侧壁,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排液口,动力部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相连接,用于驱动压力部移动,以由排液口向第二容器输液。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容器形成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周侧壁,即第二容器形成筒状结构,在第二容器的一个端部即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设置排液口,动力部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相连接,进而动力部驱动压力部将第二容器内的液体压向排液口,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相连接时,实现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的输液。
[00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透气孔。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排液口,另一个上设置有透气孔,进而在将液体压出第二容器后,另一部分由空气补充,避免形成负压腔,而干扰压力装置的预设驱动力。
[00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容器包括:主体;盖体,盖扣于主体,第一侧壁设于盖体。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容器包括主体和盖体,进而便于向第二容器内注液,以及,主体和盖体之间的缝隙也可以支持空气的进入,有利于平衡第二容器内的压差。
[00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持部;蒸汽系统,设于手持部;进液系统,设于手持部,并与第一容器相连接,第二容器可通过进液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能连通或断开;压力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具有预设驱动力,当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连通,能经由所述预设驱动力驱动所述压力装置使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输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动力部,与所述第二容器相连接;压力部,与所述动力部相连接或配合,与所述第二容器可滑动地连接,且所述压力部与所述第二容器形成储液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弹性器件或磁性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部包括弹性器件的情况,所述动力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器相连接或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压力部相连接或配合,所述动力部被压缩或拉伸,所述预设驱动力包括通过所述压缩或拉伸产生的弹力;在所述动力部包括磁性器件的情况,所述动力部包括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设于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动力部设于所述压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和所述第二动力部相斥或相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部与所述动力部可拆装地连接;或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压力部可拆装地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密封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部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挡板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挡板,用于封堵或开启所述注液孔;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挡板螺接,或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挡板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2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曹代科张乾刘道跃陈飞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