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梯的生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楼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楼梯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要通过设计确定下来的内容也非常的多。设计师需要根据楼层和位置以及客户的需求来设计楼梯的主体,然后再针对该楼梯的主体设计楼梯中所需要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等必要部件,但是在设计楼梯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的经验,才可以保证每个部件可以安装在楼梯中合理的位置,并且,安装的位置需要设计师经过大量的计算才可以确定出来,导致设计楼梯的效率较低。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设计楼梯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楼梯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楼梯参数和楼层参数,其中,楼梯参数为楼梯主体的参数,楼层参数为楼梯主体所在楼层的参数;基于楼梯参数和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其中,目标构件用于组成楼梯;组合目标构件,生成楼梯模型。
[0006]可选地,目标构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第一梯梁、第二梯梁,楼梯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楼梯参数中楼梯平台的参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楼梯参数中楼梯梯段的参数,楼层参数包括: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用于表征楼层的承重墙的参数,基于楼梯参数和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楼梯参数和楼层参数,其中,所述楼梯参数为楼梯主体的参数,所述楼层参数为所述楼梯主体所在楼层的参数;基于所述楼梯参数和所述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其中,所述目标构件用于组成楼梯;组合所述目标构件,生成楼梯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构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第一梯梁、第二梯梁,所述楼梯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第一参数、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楼梯参数中楼梯平台的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楼梯参数中楼梯梯段的参数,所述楼层参数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楼层的承重墙的参数,基于所述楼梯参数和所述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生成所述第一梯梁,其中,所述第一梯梁设置在所述楼梯平台上;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所述第二梯梁,其中,所述第二梯梁设置在所述楼梯梯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构件还包括:楼梯跑道,基于所述楼梯参数和所述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包括:基于第二参数,生成楼梯跑道,其中,所述楼梯跑道用于组成楼梯梯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构件还包括:楼梯面板,基于所述楼梯参数和所述楼层参数,生成目标构件,包括: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三参数,生成楼梯面板,其中,所述楼梯面板用于组成楼梯平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生成第一梯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第一初始梯梁;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梯梁的尺寸信息和所述第三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初始梯梁是否与所述承重墙的目标部位在宽度方向相交;在所述第一初始梯梁未与所述目标部位在所述宽度方向未相交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初始梯梁是否与所述承重墙在长度方向相交;在所述第一初始梯梁与所述目标部位在所述长度方向相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梯梁与所述承重墙未相交的部分为所述第一梯梁;在所述第一初始梯梁与所述承重墙的所述目标部位在所述长度方向未相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梯梁为所述第一梯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初始梯梁与所述承重墙的目标部位在所述宽度方向相交的情况下,禁止生成所述第一梯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所述第二梯梁,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参数中所述楼梯梯段的底端宽度和所述楼梯梯段的顶端宽度;判断所述底端宽度与所述顶端宽度是否相同;在所述底端宽度与所述顶端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底端宽度或所述顶端宽度,生成所述第二梯梁;
在所述底端宽度与所述顶端宽度不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底端宽度和所述顶端宽度中最小的宽度,生成所述第二梯梁。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所述第二梯梁,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