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犊新蛔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牛寄生虫疾病治疗
,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犊新蛔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犊新蛔虫病主要是由牛新蛔虫引起的。表现为肠炎、下泻、腹痛等,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牛新蛔虫的成虫虫体粗大,呈淡黄色,虫体体表角质层较薄,故虫体较柔软,且透明易破裂。虫体前端有3个唇片,食道呈圆柱形,后端有一个小胃与肠管相接。生活在犊牛体内的成虫发育成熟后,雌雄交配,雌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3-4周发育为含有第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母牛吃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青草或饮水后,虫卵内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肺、肾等器官,变为第三期幼虫,并潜伏在这些组织中,当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时,幼虫便移行至子宫,进入胎盘,随着胎盘的蠕动,被胎牛吞入肠中发育,待小牛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发育力成虫,成虫在犊牛体内生存2
‑
5个月,以后逐渐从宿主排出体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犊新蛔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苦楝子15~20份;茶油粑15~20份;苍耳11~15份;大风子5~10份;枳壳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犊新蛔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苦楝子20份;茶油粑15份;苍耳10份;大风子7份;枳壳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犊新蛔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
按计量称取苦楝子、茶油粑、苍耳、大风子、枳壳,加入10倍重量的清水中煎煮两次;
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鼎阔,刘芳,李源,
申请(专利权)人:鼎正新兴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