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包括推车,还包括外壳、松土组件、推移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外壳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下料组件和推移组件均位于外壳内,所述松土组件位于下料组件的旁侧,且松土组件设置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的底部贯穿推车并向下延伸,所述推移组件滑动设置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推车的顶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组件位于下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料组件安装在推移组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松土组件能够对土壤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治理,可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的内部,通过推移组件和下料组件能够控制修复液的喷洒位置以及喷洒量。复液的喷洒位置以及喷洒量。复液的喷洒位置以及喷洒量。

A spraying device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
,特别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即受到污染,只有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才表明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污泥、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大气中污染物沉降,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矿质化肥和农药等等。
[0003]目前,现有的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只能对土壤的表面进行治理,而不能对土壤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治理,通过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的表面,却不便于渗透到土壤的内部,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的土壤污染治理装置不能够控制修复液的喷洒位置以及喷洒量,在工作中会出现修复液流失或喷洒位置不准确,从而导致修复液浪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包括推车,还包括外壳、松土组件、推移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外壳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下料组件和推移组件均位于外壳内,所述松土组件位于下料组件的旁侧,且松土组件设置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的底部贯穿推车并向下延伸,所述推移组件滑动设置在推车的顶部,所述推车的顶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组件位于下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料组件安装在推移组件的顶部。
[0006]优选的,所述松土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支撑板、冂型支撑架、松土杆、支撑块、支撑杆、齿条、齿轮和四个锥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冂型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的侧壁上,且冂型支撑架位于推车的上方,所述松土杆转动设置在冂型支撑架内,且松土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冂型支撑架的两侧并向外延伸,所述松土杆上设有多个呈螺旋状分布的松土叶,所述支撑块安装在冂型支撑架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且第一电机位于冂型支撑块的旁侧,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位于支撑块的上方,且支撑杆的底部贯穿支撑块并向下延伸,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齿条位于冂型支撑架的另一侧,且齿条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齿轮套设在松土杆的一端上,且齿轮与齿条啮合,四个所述锥齿分别套设在支撑杆的两端、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和松土杆的另一端上,且相邻的两个锥齿相啮合,所述冂型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两个缓冲杆和两个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杆间隔设置,且两个缓冲杆的底部均与推车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缓冲杆的顶部均与冂型支撑架插接配合,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缓冲杆上。
[0007]优选的,所述松土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辅助板、固定板、螺杆和钻头,所述辅助板垂直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滑动设置在辅助板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辅助
板的侧壁上,且固定板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所述螺杆的顶部套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且螺杆的底部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钻头安装在螺杆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推移组件包括气缸、L型板和限位框,所述气缸安装在推车的顶部,所述L型板滑动设置在推车的顶部,所述L型板的侧壁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框位于下料口的上方,且限位框与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凸轮、下料板、两个辅助杆和两个辅助弹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L型板的顶部,所述凸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下料板滑动设置在L型板的顶部,所述下料板的侧壁与凸轮的外壁贴合,两个所述辅助杆水平间隔设置在L型板与下料板之间,两个所述辅助杆的一端均与L型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辅助杆的另一端均与下料板的侧壁插接配合,两个所述辅助弹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辅助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推移组件的上方设有存储件,所述存储件包括储料箱和软管,所述储料箱位于限位框的上方,且储料箱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储料箱相连通,且软管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框并与下料口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底部贯穿外壳并与储料箱相连通,且入料口的顶部位于外壳的上方。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一个锥齿转动,此时另三个锥齿、支撑杆和松土杆同步转动,由松土杆带动多个松土叶和齿轮同步转动,使齿轮转动在齿条上,从而带动第一电机、冂型支撑架、松土杆、支撑块、支撑杆、齿轮和四个锥齿同步移动在支撑板的侧壁上,当冂型支撑架向下移动时,两个缓冲弹簧均受力压缩,两个缓冲杆均贯穿冂型支撑架的顶部,直至松土杆完后对土壤的打散,能够对土壤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治理,可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的内部,有利于对土壤的内部进行修复。
[0014]2、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以及钻头同步转动,随着螺杆的转动,使第二电机、螺杆以及钻头滑动在辅助板的侧壁上,从而使钻头将土壤进行打散,能够对土壤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治理,可以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的内部,更加有利于对土壤的内部进行修复。
[0015]3、通过气缸带动L型板滑动在推车的顶部,由L型板带动限位框和下料组件同步移动,从而调节修复液的喷洒位置,避免在工作中因为喷洒位置不准确所导致修复液浪费的情况发生。
[0016]4、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凸轮进行旋转,由凸轮的外壁抵触下料板滑动在L型板的顶部,通过两个辅助弹簧释放的回弹力使下料板的侧壁与凸轮的外壁始终保持贴合,从而控制修复液的喷洒量,避免了在工作中会出现修复液流失导致修复液浪费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松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4为本技术松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5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1

推车、2

外壳、3

松土组件、31

第一电机、32

支撑板、33

冂型支撑架、331

缓冲杆、332

缓冲弹簧、34

松土杆、341

松土叶、35

支撑块、36

支撑杆、37

齿条、38

齿轮、39

锥齿、310

第二电机、311

辅助板、312

固定板、313

螺杆、314

钻头、4

推移组件、41

气缸、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它包括推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2)、松土组件(3)、推移组件(4)和下料组件(5),所述外壳(2)安装在推车(1)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3)、下料组件(5)和推移组件(4)均位于外壳(2)内,所述松土组件(3)位于下料组件(5)的旁侧,且松土组件(3)设置在推车(1)的顶部,所述松土组件(3)的底部贯穿推车(1)并向下延伸,所述推移组件(4)滑动设置在推车(1)的顶部,所述推车(1)的顶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组件(5)位于下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料组件(5)安装在推移组件(4)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支撑板(32)、冂型支撑架(33)、松土杆(34)、支撑块(35)、支撑杆(36)、齿条(37)、齿轮(38)和四个锥齿(39),所述支撑板(32)安装在推车(1)的顶部,所述冂型支撑架(33)滑动设置在支撑板(32)的侧壁上,且冂型支撑架(33)位于推车(1)的上方,所述松土杆(34)转动设置在冂型支撑架(33)内,且松土杆(34)的两端分别贯穿冂型支撑架(33)的两侧并向外延伸,所述松土杆(34)上设有多个呈螺旋状分布的松土叶(341),所述支撑块(35)安装在冂型支撑架(3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31)安装在支撑块(35)的顶部,且第一电机(31)位于冂型支撑块(35)的旁侧,所述支撑杆(36)的顶部位于支撑块(35)的上方,且支撑杆(36)的底部贯穿支撑块(35)并向下延伸,所述支撑杆(36)与支撑块(35)转动连接,所述齿条(37)位于冂型支撑架(33)的另一侧,且齿条(37)安装在推车(1)的顶部,所述齿轮(38)套设在松土杆(34)的一端上,且齿轮(38)与齿条(37)啮合,四个所述锥齿(39)分别套设在支撑杆(36)的两端、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上和松土杆(34)的另一端上,且相邻的两个锥齿(39)相啮合,所述冂型支撑架(33)的底部设有两个缓冲杆(331)和两个缓冲弹簧(332),两个所述缓冲杆(331)间隔设置,且两个缓冲杆(331)的底部均与推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缓冲杆(331)的顶部均与冂型支撑架(33)插接配合,两个所述缓冲弹簧(332)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缓冲杆(33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飘飘盛定建周建武马嘉伟柳丹叶正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