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673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模仿器单元,用于采集医者脉诊操作的各类参数、病人的脉搏数据以及医者与病人的语音交流信息;执行器单元,执行脉诊操作并接收反馈的脉诊信息;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模仿器单元和执行器单元采集的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库中,对脉诊信息的脉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存储及进一步处理,将该已经获得和存贮的脉诊大师的取脉特征与执行器单元的脉搏数据特征进行比对和验证,显示结果,以及调整脉诊操作的优化方案。其优点是:该装置将中医医者的指法和经验等信息进行学习和存储,不同医者的技术和经验都会逐个地被仿制存储,使得该装置的脉诊方案和经验越来越多、诊断越来越精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脉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诊断学的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非常宝贵的诊断方法,已经延续和发展了2600多年。它主要是利用手指的感觉来分析脉搏的“位、数、形、势”等特征,借以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从而实现无创诊断的目的,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医脉诊是一种无创、高效、经济的诊断方式,可实现多种疾病的诊断。然而,业界普遍认为中医脉诊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亟待解决:其一,中医脉诊过于依赖中医医者的主观感觉,诊断结果受个人经验影响较大;其二,缺乏科学的方法复现中医脉诊过程,使得“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现象长期阻碍着中医的延续与传承。
[0003]脉象仪/脉诊仪的出现是为了改变传统脉诊实践中的抽象化和各个医生的个性化问题,实现中医脉诊的量化、数字化和客观化,力求摆脱传统脉诊标准不统一、不易推广和学习的问题,这也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中倍受关注的问题。迄今为止,尽管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动脉诊仪发展和应用的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模仿器单元,用于采集医者脉诊操作的各类参数、病人的脉搏数据以及医者与病人的语音交流信息;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模仿器单元采集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执行器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执行器单元执行脉诊操作并接收所述执行器单元反馈的脉诊信息,所述脉诊信息包含脉搏数据,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对所述脉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存储,将提取的特征与医者脉诊操作的脉搏数据的特征进行比对验证以便调整脉诊操作方案,脉搏数据的特征比对结果一致时将所述脉诊操作方案存储至数据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仿器单元采集的所述医者脉诊操作的各类参数包含:医者手指位置参数、指压、指压深度、指法、运指轨迹和医者对把脉步骤的具体说明;所述脉搏数据包含同步采集到的脉搏波,所述脉搏数据提取的特征包含脉搏波的频次、脉搏波的脉形、脉搏波的波峰、波谷位置和其他与脉搏波有关的信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仿器单元包含:脉枕,用于放置病人的手腕;若干个位移测量仪,设置在医者手部的周围,所述位移测量仪用于采集医者手指位置参数和运指轨迹;若干个第一组传感器,用于采集医者诊脉的指压、指压深度、指法、运指轨迹以及病人的脉搏数据;若干个第一组麦克风,用于采集医者与病人的语音交流信息以及医者对把脉步骤的具体说明,并将其作为运指各个步骤的标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仿器单元的所述第一组传感器设置于医者的指尖或病人的手腕上;和/或,所述第一组麦克风设置于所述脉枕内或能接收到医者语音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感器为薄膜传感器,所述薄膜传感器为平面型传感器或孔筛型传感器或多点矩阵型传感器,所述薄膜传感器可随医者手指运动并获取被诊者的脉搏波信息和部分运指信息;和/或,所述第一组传感器为石墨烯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组传感器分布于同一平面,或,所述若干个第一组传感器上下重叠分布。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仪为3D激光位移测量仪。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诊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单元包含:仿真机器手,用于执行脉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延风杜琨李天笑尹志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