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59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鞘管包括外鞘管、内鞘管、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架、至少一第二连接件和控制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鞘管,能够保证支架的顺利释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鞘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介入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送鞘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创手术将支架植入体内,用于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手术被使用,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治疗方式是将支架压缩入输送装置中,沿着事先植入的导丝轨道引导进入人体,到达病变位置后,将支架释放出来隔绝病变,重建血流通道,动脉瘤和夹层在丧失血流供应后,瘤腔内残存的血液逐渐血栓并肌化成血管组织,扩张状态的瘤壁因受压而收缩,逐渐恢复接近原始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和夹层的目的。
[0003]现在用于胸主动脉瘤的支架系统,支架由金属骨架和覆膜组成,金属骨架一般采用超弹性记忆合金材料,预装在鞘管中后,会产生径向朝外的扩张力,这就需要鞘管具有足够的支撑性,抵抗支架产生的向外的扩张力。如果鞘管支撑力不够,在鞘管外表面会产生金属骨架朝外扩张导致的凸起,这样的凸起在鞘管进入血管时,及后续在血管中推进时,都会产生很大的阻力,甚至损伤血管。如果鞘管的支撑力足够,装支架后不会导致凸起,但这在胸主动脉瘤的治疗上会产生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内鞘管,所述内鞘管穿设于所述外鞘管的内部,所述内鞘管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的远端朝向近端翻折后形成的翻折部,所述内鞘管包括展开状态和包裹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包裹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之间形成所述内鞘管的开口结构,所述翻折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关闭所述开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形成有第四连接孔;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所述控制件的近端伸至所述输送鞘管的近端;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端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近端与所述控制件相连形成连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松弛状态和绷直状态,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初始状态为所述松弛状态时,所述控制件的远端超出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设置,所述控制件的远端距所述内鞘管的远端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绷直状态下的最远端距与所述控制件的连接点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松弛状态下的最远端距与所述控制件的连接点间的距离为L3,其中,L1<L2

L3≤L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松弛状态和绷直状态,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绷直状态时,所述控制件的远端未超出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设置,所述控制件的远端距所述内鞘管的远端的距离为L4,其中,0<L4≤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松弛状态和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