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性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声
,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声效应是指可压缩流体往复振荡过程中和固体介质之间由于热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时均能量效应。根据能量转换的方向,热声效应可分为利用热能产生声能的热致声效应和利用声能逆温度梯度泵送热量的声致冷效应。热声技术是通过热声效应实现热能和声能之间相互转换,是一项极具发展应用前景的新型能量转换技术。目前,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最低温度已经突破液氢温区,室温温区的热声制冷机效率亦逐渐接近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水平,以太阳能或者其他热源驱动的热声发电系统也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此外,热声技术在气体分离、除湿、医疗器械等领域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3]热声热机包括热声发动机和热声制冷机。热声发动机基于热致声效应,利用外部热能产生声波。热声制冷机基于声致冷效应,利用外部的压力波动将热量从低温端泵送到高温端,获得制冷或泵热效应。热声热机是一种外燃式热机,可以由外部低品位热能驱动,采用氦气、氩气、氮气等惰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声单元和气液谐振器,所述热声单元包括热声发动机,所述气液谐振器串联连接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谐振管,所述气液谐振器包括U型管和设于所述U型管内部的液体振子,所述液体振子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限制所述弹性膜的位移幅值,所述挡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半球状,所述弹性膜两侧的挡板相连,所述弹性膜夹设在两侧的挡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两侧的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弹性膜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气液热声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二仓,迟佳欣,徐静远,胡剑英,吴张华,张丽敏,陈燕燕,朱顺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