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52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及系统,所述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包括: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输电线路通道资源紧张的路段,利用该技术方案架空输电线路,可拓展输电线路走廊选择范围,在自然风景区可实现输电线路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降低输电线路工程造价。低输电线路工程造价。低输电线路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电力输送也逐渐从人口密集的平原区域拓展到人烟稀少的山地区域,平原相比山地的输电线路通道稀缺,特别是在山区,已运行线路占用了条件较好的走廊,新建线路的先天条件更加恶劣,造成各条战略通道拥挤在同一狭窄线路走廊内,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大规模山火等不可抗力可能造成多回路同时跳闸。同时随着水电送出工程的深入推进,新投运线路工程日趋深入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水源腹地,输电线路通道更加难寻。
[0003]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目前结合地形条件,在线路走廊利用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坡地采用F型塔,可有效提高导线对地间距,降低塔高,但必须有合适的立塔塔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所述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包括:
[0005]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
[0006]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
[0007]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
[0008]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包括:
[0009]基于设定的缆索间距对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进行分段;
[0010]基于分段数量架设一个或多个缆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缆索间距设置为300~600米。
[0012]优选的,所述凹型地形路段,包括:
[0013]由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
[0014]和/或,
[0015]由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其中所述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之间的间隔满足同侧间隔阈值,且与对侧凹型地形之间的距离满足缆索长度阈值。
[0016]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包括:
[0017]所述输电线通过绝缘子串悬挂于所述缆索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输电线通过绝缘子串悬挂于所述缆索上,包括:
[0019]绝缘子串的上部与缆索连接,所述绝缘子串的下部与输电线中的导线连接,输电线中的两根地线通过金具直接连接在所述缆索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串为V型绝缘子串。
[0021]优选的,所述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包括:
[0022]所述缆索的两端通过地锚基础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
[0023]其中,所述地锚基础包括岩石锚杆和螺旋锚。
[0024]优选的,所述凹型地形包括:
[0025]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的峡谷、陡峻山坡和/或悬崖;
[0026]其中,所述峰谷阈值为100~300米。
[002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装置,所述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包括:
[0028]架设缆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
[0029]固定模块,用于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
[0030]悬挂模块,用于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包括: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本专利技术在输电线路通道资源紧张的路段,利用该技术方案架空输电线路,可拓展输电线路走廊选择范围,在自然风景区可实现输电线路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降低输电线路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流程图;
[0034]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架空的输电线路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36]其中:1

导线;2

地线;3

绝缘子串;4

输电铁塔;5

缆索;6

地锚基础;7

凹型地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随着电力覆盖面逐渐扩大,输电线路在铺设过程中遇到的地形问题日益凸显,本实施例提出利用峡谷、陡峻山坡或悬崖等地形高差架设缆索用于支撑输电线路,拓宽输电线路通道在山区的选择范围,丰富输电线路结构型式,实现输电线路与自然风景区环境的统一协调,为降低山区输电线路工程造价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004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参阅附图1,附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架空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
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包括:
[0041]S1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
[0042]S2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
[0043]S3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
[0044]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架设的输电线路如图2所示。
[0045]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列步骤实现S1,包括:
[0046]基于设定的缆索间距对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进行分段;
[0047]基于分段数量架设一个或多个缆索。
[00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缆索间距设置为300~600米。
[00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型地形路段,包括:
[0050]由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
[0051]和/或,
[0052]由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其中所述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之间的间隔满足同侧间隔阈值,且与对侧凹型地形之间的距离满足缆索长度阈值。
[005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列步骤实现S2所述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包括:
[0054]所述缆索的两端通过地锚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的架空方法,所述输电线路设置于凹型地形上,且所述凹型地形的峰谷差满足设定峰谷阈值,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缆索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型地形的两侧;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缆索,包括:基于设定的缆索间距对所述凹型地形路段的长度进行分段;基于分段数量架设一个或多个缆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间距设置为300~600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地形路段,包括:由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和/或,由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组成的凹型路段,其中所述多个同侧不连续的凹型地形之间的间隔满足同侧间隔阈值,且与对侧凹型地形之间的距离满足缆索长度阈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输电线悬挂于所述缆索上,包括:所述输电线通过绝缘子串悬挂于所述缆索上。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华朱彬荣安平吕铎程述一刘亚多童瑞铭胡晓光韩志伟苏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