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42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成像系统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且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且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且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有负屈折力,且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通过对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的面型和屈折力的合理限定,使光学成像系统兼具小型化、大光圈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成像品质。圈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成像品质。圈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市场上对于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型为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摄影镜头难以兼具小型化、大光圈以及良好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保证小型化和薄型化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成像质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共有八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3 mm <(CT1*CT2/CT
12
)<19 mm;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
12
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距。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为正负屈折力分布,第一透镜汇聚光线后由第二透镜适度扩张,使光线进入光学成像系统趋于平缓,且正负屈折力的分布有利于消除球差,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均为凸凹面型设计,即三者面型相互适应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还有助于降低光线在上述三片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减小了轴外像差的产生,第五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有助于光线的扩张,进而利于镜头小型化的设计,对降低镜头厚度起到重要作用,第六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和第七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面型匹配进一步缩短了光学成像系统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第八透镜提供负屈折力以平衡像差,配合双凹面的设计以及第七透镜像侧面的凹面设计避免了轴上光线汇聚过快,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场曲,提高了整体成像质量。通过对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的屈折力以及面型的合理设计,能够在使光学成像系统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大光圈的特性,进而
使光学成像系统具备一定的虚化功能,对比出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差异,突显出更多的主体信息。同时,可以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进光量,使得较多的进光量可以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光学成像系统对物体信息的接收能力,减小失真。通过对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和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距的合理限定,有利于对光学成像系统前端的结构进行布局,进而实现小型化的目标,同时可以满足生产装配时的工艺要求,提高透镜生产时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7<f2/f<

1;和/或

1.9<f8/f1<

1.4;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06]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和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的合理限定,使第二透镜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屈折力分配得当,可支持较大视场角,且像差引入量少,避免了宽视角和放置于第二透镜前方的光阑以及第一透镜的面型不佳的现象,易于整体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校正和像质平衡;通过对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和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合理限定,使得光学成像系统能够提升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调整光线在像面的聚焦点,有助于增大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增大像面边缘的相对照度。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57mm2<(2*ImgH*EPD/f)2<65 mm2;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EPD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08]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和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的合理限定,能够合理地控制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和像高,避免像高过小,同时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系统的大孔径和小型化。
[0009]通过对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和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距的合理限定,有利于对光学成像系统前端的结构进行布局,进而实现小型化的目标,同时可以满足生产装配时的工艺要求,提高透镜生产时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6.2 mm<DL/(FNO*cos(HFOV))<6.7 mm;其中,D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H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0011]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和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的合理限定,协调了大光圈和透镜的排布长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同时兼顾了设计难度与视场角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大视角兼大光圈的组合效果。而在选取小视角配大光圈时,会增大设计难度,使透镜的口径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公差敏感性的降低与良率的提升;在大视角配小光圈时,会使得周边视场相对照度不足,解像力不足。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45<(R
S1
+R
S2
)/(R
S1

R
S2
) <

0.85;其中,R
S1
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
S2
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0013]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和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的合理限定,调整了第一透镜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减小光线进入光学成像系统时引入的像差,同时有助于控制第一透镜的弯曲程度,利于第一透镜的注塑成型,进而能够提升透镜加工时的工艺性。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9<SAG
S16
/ET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共有八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3 mm <(CT1*CT2/CT
12
)<19 mm;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
12
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7<f2/f<

1;和/或

1.9<f8/f1<

1.4;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57mm2<(2*ImgH*EPD/f)2<65 mm2;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EPD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6.2 mm<DL/(FNO*cos(HFOV))<6.7 mm;其中,D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H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45<(R
S1
+R
S2
)/(R
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嘉伟刘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