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及胶囊内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及胶囊内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胶囊内镜作为一种无痛、无需麻醉、一次性使用(无需消毒)的人体内部信息获取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的检查。它依赖于其内部的电池供电,通过图像传感器及控制芯片组成的摄像模块拍摄消化系统内部的图片,并由射频模块通过其接收天线实时传输至体外,通过体外的图像接收设备进行图片接收并存储,胶囊内镜本身并不存储图片或者只能依靠胶囊内部自带的小容量存储器缓存几张图片,待到检查完毕后再将体外图像接收设备保存的图片一次性导出供医生阅片。
[0003]由于受胶囊内镜自身尺寸的限制,胶囊内镜内部配备的电池通常比较小,因此电池的电容量不会太大,而胶囊内镜所拍摄的图片从人体内传送到人体外的图像接收设备时,通常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因此,现有的胶囊内镜在将人体内拍摄到的图片传送到体外接收设备时,存在消耗电能过多而导致胶囊内镜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使胶囊内镜在发射功率为第一功率下启动,通过胶囊内镜拍摄体内图片并将所述图片存储于胶囊内镜的存储介质中,同时在预设时间间隔选择预定数量所述图片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步骤S2:根据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的图片判断胶囊内镜所处区域,在胶囊内镜移动至第一预定区域后,调整胶囊内镜的发射功率至第二功率,并将胶囊内镜在第一预定区域的拍摄图片实时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其中,前述第二功率小于第一功率;步骤S3:根据实时发送的图片判断所述胶囊内镜所处区域,在胶囊内镜移动至第二预定区域后,调整所述胶囊内镜的发射功率至第三功率,并将胶囊内镜在第二预定区域拍摄的图片存储至前述存储介质或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其中,前述第三功率不大于第二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胶囊内镜移动至第一预定区域后,还包括:根据实时发送的图片信息调整所述胶囊内镜的拍摄姿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胶囊内镜的拍摄帧率设置在第一帧率,当所述胶囊内镜移动至第一预定区域后,调整所述胶囊内镜的拍摄帧率至第二帧率,当所述胶囊内镜移动至第二预定区域后,调整所述胶囊内镜的拍摄帧率至第三帧率,其中,前述第二帧率小于第一帧率,前述第三帧率小于第二帧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调整胶囊内镜的发射功率至第二功率具体为:调整胶囊内镜的发射功率至第一预设功率;在所述第一预设功率下,发送无线连接信号到体外接收设备;判断无线连接信号是否连接成功;若是,则设定前述第一预设功率为第二功率;若否,则将前述第一预设功率上调,直至连接成功,并将连接成功后的发射功率设定为第二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无线连接信号是否连接成功具体为:获取体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前述无线连接信号的最大信号强度值;判断最大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体外接收设备可接收图片的阈值;若是,则发送连接成功信息至胶囊内镜;若否,则发送未连接成功信息至胶囊内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体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前述无线连接信号的最大信号强度值具体为:获取体外接收设备多根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值;获取多个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大信号强度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将胶囊内镜在第一预定区域的拍摄图片实时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具体为:选择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接收天线,将胶囊内镜在第一预定区域的拍摄图片通过该接收天线实时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将胶囊内镜
在第二预定区域拍摄的图片存储至前述存储介质或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具体包括:在第三功率下发送无线连接信号到体外接收设备;判断无线连接信号是否连接成功;若是,则将胶囊内镜在第二预定区域拍摄的图片发送至体外接收设备;若否,则将胶囊内镜在第二预定区域拍摄的图片存储至前述存储介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无线连接信号是否连接成功具体为:获取体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前述无线连接信号的最大信号强度值;判断最大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体外接收设备可接收图片的阈值;若是,则发送连接成功信息至胶囊内镜;若否,则发送未连接成功信息至胶囊内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体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前述无线连接信号的最大信号强度值具体为:获取体外接收设备多根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值;获取多个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大信号强度值。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囊内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胶囊内镜在第二预定区域拍摄的图片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于鸿,曹庭辉,何伟康,周攀,
申请(专利权)人: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