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电场装置和进气除尘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40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电场装置和进气除尘系统,其中,进气电场装置包括进气电场装置入口、进气电场装置出口、进气除尘电场阴极和进气除尘电场阳极,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阴极和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用于产生进气电离除尘电场;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和第二阳极部,所述第一阳极部靠近所述进气电场装置入口,第二阳极部靠近所述进气电场装置出口,所述第一阳极部和所述第二阳极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阴极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进气电场装置和进气除尘系统能有效除去欲进入发动机的气体中的颗粒物,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体更加清洁。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体更加清洁。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体更加清洁。

An air inlet electric field device and air inlet dust remov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进气电场装置和进气除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除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进气系统对于发动机的功能至关重要,它将空气引导至发动机的各个气缸。现有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用于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根据地点、气候和季节的不同,空气中还可能包含许多污染物,例如烟灰,花粉,灰尘,污垢,树叶和昆虫。这些污染物中可能导致发动机零件过度磨损,也可能造成进气系统阻塞。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筛网通常会清除大多数较大的颗粒,例如昆虫和树叶,而空气过滤器会捕集较细的颗粒,例如灰尘,污垢和花粉。一般来讲,空气过滤器可捕获80%至90%的5μm以下的颗粒。
[0003]现有的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有许多缺点。例如,它在去除颗粒(尤其是细颗粒)方面不是非常有效。此外,现有的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会产生空气阻力并减少进入发动机的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除尘系统及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本专利技术使用电离除尘方法对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电场装置入口、进气电场装置出口、进气除尘电场阴极和进气除尘电场阳极,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阴极和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用于产生进气电离除尘电场;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和第二阳极部,所述第一阳极部靠近所述进气电场装置入口,第二阳极部靠近所述进气电场装置出口,所述第一阳极部和所述第二阳极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阴极支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绝缘机构,用于实现所述阴极支撑板和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之间的绝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和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阴极之间形成电场流道,所述进气绝缘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场流道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绝缘机构包括绝缘部和隔热部;所述绝缘部的材料采用陶瓷材料或玻璃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部的长度是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长度的1/10至1/4、1/4至1/3、1/3至1/2、1/2至2/3、2/3至3/4,或3/4至9/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阳极部包括积尘段和预留积尘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阴极穿设在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中,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行设置的中空阳极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由中空的管束组成,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管束的中空的截面采用圆形或多边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的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的管束呈蜂窝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电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阳极长度为10~180mm、10~20mm、20~30mm、60~180mm、30~40mm、40~50mm、50~60mm、60~70mm、70~80mm、80~90mm、90~100mm、100~110mm、110~120mm、120~130mm、130~140mm、140~150mm、150~160mm、160~170mm、170~180mm、60mm、180mm、10mm、30mm、10~90mm、15~20mm、20~25mm、25~30mm、30~35mm、35~40mm、40~45mm、45~50mm、50~55mm、55~60mm、60~65mm、65~70mm、70~75mm、75~80mm、80~85mm和85~90mm的其中之一和/或所述进气除尘电场阴极长度为30~180mm、54~176mm、30~40mm、40~50mm、50~54mm、54~60mm、60~70mm、70~80mm、80~90mm、90~100mm、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万福段志军邹永安奚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必修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