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集流体、正极极片以及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正极极片以及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新能源行业中的电池是由一些电池单体叠加或卷绕构成,一个电池单体的内有正极4
’
、隔膜3
’
、负极1
’
以及电解液2
’
。现有常见的可重复充放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在电池单体放电的过程中,Li+从负极1
’
穿过隔膜3
’
到正极4
’
,电子则从负极1
’
经过外部电路回到正极4
’
形成了电流。电池的充电过程则刚好相反。锂离子电池单体图如图1所示。
[0003]在电池单体进行卷绕或叠加过程中,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等原因,小动力锂电池或消费类电子产品大都使用了集流体技术,即作为正、负极材料的载体,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收集并导出。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通常使用的正极集流体是铝箔5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铝箔层(10)、PET层(20)和第二铝箔层(30),所述第一铝箔层(10)和所述第二铝箔层(30)均和PET层(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箔层(10)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11),所述第二铝箔层(30)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层(10)的厚度为6
‑
20μm,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壁距所述第一铝箔层(10)下端面的距离≤2μm;所述第二铝箔层(30)的厚度为6
‑
20μm,所述第二凹槽(31)的底壁距所述第二铝箔层(30)的上端面的距离≤2μ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凹槽(11)和若干所述第二凹槽(31)分别沿PET层(20)对称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31)均为柱状槽,所述柱状槽的槽底内径>10μ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凹槽(11)均布在所述第一铝箔层(10)的上表面,相邻两个第一凹槽(11)的间距为0.1mm
‑
1cm,若干所述第二凹槽(31)均布在所述第二铝箔层(30)的下表面,相邻两个第二凹槽(31)的间距为0.1mm
‑
1c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槽的槽口面积大于所述柱状槽的槽底面积,所述柱状槽的槽口至槽底逐渐内收。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31)均包括:若干横向线槽和若干纵向线槽,若干横向线槽和若干纵向线槽交错分布。8.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廷,王晓明,张磊,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