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20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包括集液袋体,集液袋体上端设有袋口,其特征在于:集液袋体上端的内侧袋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集液袋体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集液袋体上端的内侧袋面上设置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该固定贴膜可根据患者脸型完全贴合患者颞侧皮肤,从而可以避免漏液至其他区域,而且固定贴膜与皮肤的贴合处也不在眼科区域,不会影响到合并的眼部其他操作。通过在集液袋体的下部连接排水管,当集液袋体内的废液量过多时,直接打开阀门就可以将废液排入废液桶内,医护人员无须中断冲洗操作来倾倒废液,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冲洗治疗,操作很方便。操作很方便。操作很方便。

Ophthalmic flushing collecting bag with drainage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冲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属于医疗器械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在眼科门/急诊清创治疗室、眼科病房及眼科手术室中,经常需要进行眼部冲洗操作,以清除眼表异物、结膜囊分泌物、眼部溅入的酸、碱等化学物质;另外,白内障、玻璃体切除等内眼手术术前也要进行常规的结膜囊冲洗。
[0003]眼部冲洗时需要用到承接废液的受水器,但是现有的受水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一般的治疗室最多备2~3个受水器,无法保证患者一人一用一消毒,因此患者极易出现交叉感染。2、现有的受水器容积较小,冲洗过程需要多次停止冲洗、取下受水器并倒除废液,操作很不方便。3、目前临床常用的受水器为不锈钢或者硬质塑料,其贴合性能差,很难贴合患者脸型,极易导致废液渗漏至患者全身及治疗床上;而为了防止渗漏就需要用力挤压来贴靠患者皮肤,这又会导致患者使用不适。4、使用现有的受水器时,一个人难以完成完整的结膜囊冲洗操作,需要多人配合,耗费人力资源,影响工作效率。
[0004]申请号为CN20202235946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科一次性洗眼集液袋,包括用于贴合患者眼部的固定贴层和用于盛接液体的盛液袋;固定贴层与盛液袋固定连接;固定贴层上开设有用于暴露患者眼睛的通孔;盛液袋靠近固定贴层的一端设置有袋口。该产品使得洗眼工作能够单人操作,但是这种集液袋在临床使用中又存在以下问题:1、皮肤贴合处处于眼科区域,会影响合并的眼部其他操作;2、随着废液收集量的增大,集液袋越来越重,患者皮肤会受到大力的牵拉,不仅会感觉疼痛,更会影响操作,有时候还是得要暂停冲洗,倾倒废液;另外,过重的集液袋也会使袋口处变形,影响废液流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
[000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包括集液袋体,所述集液袋体上端设有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体上端的内侧袋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所述集液袋体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液袋体包括内侧袋面和外侧袋面,所述内侧袋面为矩形,所述外侧袋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外侧袋面的下端宽度与内侧袋面下端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贴膜为长条形,固定贴膜的长度大于集液袋体内侧袋面的宽度;所述袋口的外侧边沿设有弧形支撑条,所述弧形支撑条的两端连接在固定贴膜的两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贴膜两端的外侧面设有支座,支座内侧面设有安装孔,支架正面设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定位卡槽,所述弧形支撑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弧形支撑条两端插装在支座上的安装孔内,当弧形支撑条抬起至与固定贴膜垂直时,弧形支撑条两端能够弹性撑开并卡入定位卡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支撑条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支撑条两端长于袋口的部分与固定贴膜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延长防漏膜。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集液袋体上端的内侧袋面上设置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该固定贴膜可根据患者脸型完全贴合患者颞侧皮肤,从而可以避免漏液至其他区域,而且固定贴膜与皮肤的贴合处也不在眼科区域,不会影响到合并的眼部其他操作。
[0014]2)、本技术通过在集液袋体的下部连接排水管,当集液袋体内的废液量过多时,直接打开阀门就可以将废液排入废液桶内,医护人员无须中断冲洗操作来倾倒废液,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冲洗治疗,操作很方便。
[0015]3)、本技术通过在集液袋体的袋口处设置弧形支撑条,从而可以将袋口撑开成半圆形,便于收集废液;而且弧形支撑条安装在支座上,支座能够将弧形支撑条定位固定住,即使手松开,集液袋体的袋口也不会下坠闭合,医护人员在松开弧形支撑条去打开阀门排水时也不需担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袋口未撑开时的结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袋口撑开时的结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袋口撑开时的结构侧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支座处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

集液袋体、1.1

内侧袋面、1.2

外侧袋面、2

固定贴膜、3

排水管、4

阀门、5

弧形支撑条、6

支座、6a

安装孔、6b

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包括集液袋体1,所述集液袋体1上端设有袋口,所述集液袋体1上端的内侧袋面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2,所述集液袋体1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上安装有阀门4。
[0023]具体使用时,先将固定贴膜2上的离型纸撕掉,然后粘贴在患者颞侧,排水管3下端连接废液桶,撑开集液袋体1的袋口,按常规方法进行眼科冲洗,冲洗的废液进入集液袋体1内。由于固定贴膜2可根据患者脸型完全贴合患者颞侧皮肤,从而可以避免漏液至其他区域,而且固定贴膜2与皮肤的贴合处也不在眼科区域,不会影响到合并的眼部其他操作。由
于集液袋体1连接有排水管3,当集液袋体1内的废液量过多时,直接打开阀门4就可以将废液排入废液桶内,医护人员无须中断冲洗操作来倾倒废液,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冲洗治疗,操作很方便。另外患者在冲洗时可坐可卧,无体位限制,增加患者舒适度;集液袋为一次性使用,可保障患者一人一用,能满足院感要求。
[002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液袋体1包括内侧袋面1.1和外侧袋面1.2,所述内侧袋面1.1为矩形,所述外侧袋面1.2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外侧袋面1.2的下端宽度与内侧袋面1.1下端相同。如此设置,集液袋体1的袋口可以打开的更大,有效避免出现漏液情况。
[00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贴膜2为长条形,固定贴膜2的长度大于集液袋体1内侧袋面1.1的宽度;所述袋口的外侧边沿设有弧形支撑条5,所述弧形支撑条5的两端连接在固定贴膜2的两端。如此设置,弧形支撑条5可以将袋口撑开成半圆形,便于收集废液。
[00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贴膜2两端的外侧面设有支座6,支座6内侧面设有安装孔6a,支架正面设有与安装孔6a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包括集液袋体(1),所述集液袋体(1)上端设有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体(1)上端的内侧袋面(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粘贴在患者颞侧的固定贴膜(2),所述集液袋体(1)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上安装有阀门(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体(1)包括内侧袋面(1.1)和外侧袋面(1.2),所述内侧袋面(1.1)为矩形,所述外侧袋面(1.2)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外侧袋面(1.2)的下端宽度与内侧袋面(1.1)下端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排水通路的眼科冲洗集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膜(2)为长条形,固定贴膜(2)的长度大于集液袋体(1)内侧袋面(1.1)的宽度;所述袋口的外侧边沿设有弧形支撑条(5),所述弧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晓丽黄正如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