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一外袋、数个电极片以及一导管,外袋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压合而形成一封边而且在外袋内围设形成一电极室,电极片容置在电极室内,封边呈带状且封边之内形成有一气室,气室连通电极室,导管夹设在封边,导管的二端分别为一内端以及一外端,内端连通气室且与电极室之间具有一间距,外端露出在外袋之外;通过导管将一电解液注入电极室;压合气室而形成二次封边;裁切二次封边而移除导管。借此,使得封边的结构均一以免不同的结构相接,故当封边被折叠时不会在不同的结构之间产生隙缝。折叠时不会在不同的结构之间产生隙缝。折叠时不会在不同的结构之间产生隙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软包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一般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式大致如下:首先将一叠电极置入一封装袋,将封装袋的周缘封合后再将封装袋内的空气排出,接着将电解液注入封装袋内。前述的制作方式其可以通过封合的周缘上预留的孔隙进行排气及填注电解液,但此制作方式由于孔隙不易控制而不易加工,封边易有渗漏。
[0003]另一种可行的制作方式将电极及电解液置入较大的封装袋中并将电极及电解液置于封装袋内的一侧再封合封装袋,接着将空气挤入封装袋内的另一侧后将封装袋横断热封而将空气与电极分隔在不同的空间中,再将封装袋容纳空气的部分裁除。此制作方式需弃置多余的电解液及封装袋废料,不但增加材料成本还需增加处理有毒废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a:提供一外袋、数个电极片以及一导管,外袋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压合而形成一封边而且在外袋内围设形成一电极室,电极片容置在电极室内,封边呈带状且封边之内形成有一气室,气室连通电极室,导管夹设在封边,导管的二端分别为一内端以及一外端,内端连通气室且与电极室之间具有一间距,外端露出在外袋之外;步骤b:通过导管将一电解液注入电极室;步骤c:热压封合气室而形成二次封边;步骤d:裁切二次封边而移除导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导管的内端连接于该气室的边缘。气室呈锥状而具有一尖端及一钝端,该钝端连接该电极室,该尖端连接该导管。气室的该尖端连接该导管的该内端。气室与该封边的外缘之间形的一间距。封边中包含位于该气室与该封边的外缘之间的一气室封边,且该导管夹设在该气室封边中。
[0007]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步骤还包括通过该导管将该电极室内的气体排出。将该导管的该外端连接一负压装置以排出该电极室内的气体。
[0008]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将该导管的该外端连接一注液装置以将该电解液注入该电极室。
[0009]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导管位于该二次封边之外。
[0010]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通过导管而易于进行除气及注液,而且气室封合为二次封边后导管能够被完全自封边上移除,借此使得封边的结构均一以免不同的结构相接,故当封边被折叠时不会在不同的结构之间产生隙缝。
附图说明
[0011]图1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电池芯半成品的示意图。
[0013]图3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之中的电池芯半成品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0014]图4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除气步骤的示意图。
[0015]图5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注液步骤的示意图。
[0016]图6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封合步骤的示意图。
[0017]图7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封合步骤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0018]图8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的中的裁边步骤的示意图。
[0019]图9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所制成的锂电池芯的示意图。
[0020]图中:100:外袋;101:电极室;102:气室;102a:尖端;102b:钝端;110:封边;111:气室封边;112:二次封边;200:电极片;210:极耳;300:导管;310:内端;320:外端;a~e: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后述的步骤。
[0022]参阅图1及图2,首先于步骤a中提供一电池芯半成品,其包含一外袋100、数个电极片200以及一导管300。
[0023]外袋100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压合而形成一封边110。于本实施例中,外袋100的边缘呈矩形而具有四个侧边,其边缘中至少的其中二个侧边相连构成封边110。于本实施例中,外袋100的边缘的四个侧相连构成封边110。而且,封边110呈带状而在外袋100内围设形成一电极室101,封边110的内局部未压合而形成有一气室102且气室102连通电极室101。具体而言,封边110中包含位于气室102与封边110的外缘之间的一封边110气室封边110111,通过封边110气室封边110111使气室102与封边110的外缘之间形的一间距。
[0024]各所述电极片200堆叠配置且该叠电极片200容置在电极室101内,该叠电极片200设置有一对极耳210,各电极片200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极而,各极耳210分别被夹持在外袋100的封边110之中而穿出外袋100。较佳地,该对极耳210配置在外袋100的边缘的同一侧边上。而且,气室102与该对极耳210分别配置在外袋100的边缘的不同侧边上。
[0025]导管300夹设在封边110,导管300的二端分别为一内端310以及一外端320,内端310连通气室102且与电极室101之间具有一间距,外端320露出在外袋100之外。具体而言,导管300夹设在封边110气室封边110111之中,导管300的内端310较佳地连接于气室102的边缘,然而导管300的内端310也可以穿入气室102内,但导管300的内端310与电极室101之间仍需具有间距。
[0026]如图3所示,本发不限定气室102的形状,然而气室102较佳地呈锥状而具有一尖端102a及一钝端102b,气室102的钝端102b连接电极室101,气室102的尖端102a则连接导管300的内端310。借此能够减少气室102形状在除气及注液过程中所造成的流阻;另外也能够避免在气室102内形成死角中,进而避免电解液残留在气室102内的死角中。
[0027]参阅图1、图4及图5,接续步骤a,于注液步骤b中通过导管300将一电解液注入电极
室101。较佳地,于本实施例中步骤a及步骤b之间可以还包括一除气步骤e,于步骤e中通过导管300将电极室101内的气体排出。于步骤e中将导管300的外端320连接一负压装置(图未示)以排出电极室101内的气体,本专利技术不限定负压装置的形式,负压装置可以是空气泵或是唧筒等能够在气体中产生压力差的装置。于步骤b中将导管300的外端320连接一注液装置(图未示)以将电解液注入电极室101。本专利技术不限定注液装置的形式,其可以是液体泵且其管路以连接导管300以泵送电解液。
[0028]参阅图1及图6,接续步骤b,于封合步骤c中热压封合气室102而形成二次封边112。于本实施例中,导管300的内端310连接于气室102的边缘,因此气室102压合后导管300位于二次封边112之外。然而,当导管300的内端310穿入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一外袋、数个电极片以及一导管,该外袋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被压合而形成一封边而且在该外袋内围设形成一电极室,各所述电极片容置在该电极室内,该封边呈带状且该封边之内形成有一气室,该气室连通该电极室,该导管夹设在该封边,该导管的二端分别为一内端以及一外端,该内端连通该气室且与该电极室的间具有一间距,该外端露出在该外袋之外;步骤b:通过该导管将一电解液注入该电极室;步骤c:压合该气室而形成二次封边;及步骤d:裁切该二次封边而移除该导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管的内端连接于该气室的边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室呈锥状而具有一尖端及一钝端,该钝端连接该电极室,该尖端连接该导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芯的制作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珏宇,陈江评,
申请(专利权)人: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