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鞋鞋底系统,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用于与跑者足底接触的中底,和贴合于中底底部并用于与地面接触的大底,中底包括足跟支撑部、足弓支撑部、脚掌支撑部以及脚趾支撑部,脚趾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扩展支撑台,以在跑者的脚趾扩展时能够对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支撑。由于在脚趾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扩展支撑台,因而在跑者跖趾关节两侧向外扩展时,能够为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支撑,在保证跑者跖趾关节两侧自然扩展的同时避免跑者产生硌脚感,该跑鞋鞋底系统不仅提高了跑鞋的舒适性,而且还有效的防止了运动伤害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跑鞋鞋底系统的跑鞋。底系统的跑鞋。底系统的跑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鞋及跑鞋鞋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鞋设计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跑鞋及跑鞋鞋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鞋底对于跑鞋而言承担着至关重要的缓冲和支撑作用,鞋底设计的合理不仅能够帮助跑者提高成绩,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跑者因奔跑而造成的各种损伤。
[0003]动态脚形研究表明,脚的前掌触地时,跖趾关节两侧会向外扩展,也就是说,全部脚趾所占用的宽度会向脚的两侧扩展,全部跖趾关节向外扩展的范围共10mm左右,目前市面上的跑鞋中,其鞋底设计并未考虑到这一点,码号合适的鞋子的鞋底在大脚趾和小脚趾两侧并没有任何的扩展支撑,这导致跑者前脚掌触地时跖趾关节两侧无法自然扩展,容易产生夹脚感;同时大脚趾和小脚趾缺乏支撑,容易产生硌脚感,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跑者产生脚趾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跑鞋鞋底系统,以便能够在跑者的跖趾关节扩展时能够为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足够的支撑,提高跑鞋的舒适性并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跑鞋鞋底系统的跑鞋。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跑鞋鞋底系统,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用于与跑者足底接触的中底,和贴合于所述中底底部并用于与地面接触的大底,所述中底包括足跟支撑部、足弓支撑部、脚掌支撑部以及脚趾支撑部,所述脚趾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扩展支撑台,以在跑者的脚趾扩展时能够对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支撑。
[0008]优选地,所述扩展支撑台与所述中底一体成型,在所述中底横断面上,任意一侧的所述扩展支撑台的侧面轮廓线均为弧线,所述弧线由所述扩展支撑台的外边缘起始,逐渐向内收敛并与所述中底的底部接合后终止,其中,所述中底横断面是由垂直于所述中底长度方向的平面所截得的中底断面。
[0009]优选地,所述足弓支撑部内还嵌设有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轴线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棒为中空的碳纤维棒。
[0011]优选地,所述中底的顶面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棒装入所述足弓支撑部内的嵌装槽。
[0012]优选地,所述中底的底部以及所述大底的底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嵌装槽相通的开口。
[0013]优选地,所述足跟支撑部的后端还设置有柔性后跟护片,所述柔性后跟护片包括主护片、外腰护片以及内腰护片,其中,所述主护片用于对跑者的足跟后部进行防护,所述外腰护片用于对跑者的足跟外侧进行防护,所述内腰护片用于对跑者的足跟内侧进行防
护。
[0014]优选的,所述主护片、外腰护片以及内腰护片一体成型,且所述主护片、外腰护片以及所述内腰护片上均开设有镂空变形孔,以允许所述主护片、外腰护片以及所述内腰护片在垂直于所述中底的方向上产生形变。
[0015]优选的,所述内腰护片的支撑强度大于所述外腰护片的支撑强度。
[0016]优选的,所述内腰护片厚度大于所述外腰护片的厚度。
[0017]优选的,开设于所述内腰护片上的镂空变形孔的面积小于开设在所述外腰护片上的镂空变形孔的面积。
[0018]优选的,所述鞋底本体放置于地面上时,所述大底与所述足弓支撑部所对应的部分与地面接触,所述鞋底本体的后端向上翘起形成足跟起翘部,所述鞋底本体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脚掌起翘部。
[0019]优选的,所述足跟起翘部的长度占所述鞋底本体长度的1/5,所述脚掌起翘部的长度占所述鞋底本体长度的2/5。
[0020]优选的,所述大底与所述足弓支撑部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步态引导片,所述步态引导片包括两片,两片所述步态引导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大底的左右两侧,所述步态引导片朝上延伸并包覆在所述足弓支撑部的两侧。
[0021]优选的,所述中底为TPU中底或EVA中底,所述大底为橡胶大底,所述柔性后跟护片为TPU护片。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跑鞋,包括鞋面以及跑鞋鞋底系统,并且该跑鞋鞋底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
[0023]由于在脚趾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扩展支撑台,因而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跑鞋鞋底系统在跑者跖趾关节两侧向外扩展时,能够为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支撑,在保证跑者跖趾关节两侧自然扩展的同时避免跑者产生硌脚感,该跑鞋鞋底系统不仅提高了跑鞋的舒适性,而且还有效的防止了运动伤害的发生。
[0024]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跑鞋由于采用了上述跑鞋鞋底系统,因而其兼具上述跑鞋鞋底系统杨颖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左脚跑鞋鞋底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扩展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所公开的扩展支撑台对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柔性后跟护片的外腰护片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柔性后跟护片的主护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柔性后跟护片的内腰护片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图4中所示的外腰护片下压时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柔性后跟护片在跑者脚掌由外侧滚动至内侧时的支撑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鞋底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鞋本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跑步过程中的落脚至离地的过程示意图。
[0037]附图中标记如下:
[0038]1为中底,2为大底,3为柔性后跟护片,4为支撑棒,5为开口,6为步态引导片,7为镂空变形孔,8为足跟起翘部,9为脚掌起翘部,10为扩展支撑台,301为主护片,302为外腰护片,303为内腰护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种跑鞋鞋底系统,以便能够在跑者的跖趾关节扩展时能够为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足够的支撑,提高跑鞋的舒适性并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004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跑鞋鞋底系统的跑鞋。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鞋鞋底系统,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用于与跑者足底接触的中底(1),和贴合于所述中底(1)底部并用于与地面接触的大底(2),所述中底(1)包括足跟支撑部、足弓支撑部、脚掌支撑部以及脚趾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扩展支撑台(10),以在跑者的脚趾扩展时能够对跑者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支撑台(10)与所述中底(1)一体成型,在所述中底(1)横断面上,任意一侧的所述扩展支撑台(10)的侧面轮廓线均为弧线,所述弧线由所述扩展支撑台(10)的外边缘起始,逐渐向内收敛并与所述中底(1)的底部接合后终止,其中,所述中底横断面是由垂直于所述中底(1)长度方向的平面所截得的中底断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支撑部内还嵌设有支撑棒(4),所述支撑棒(4)的轴线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棒(4)为中空的碳纤维棒。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1)的顶面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棒(4)装入所述足弓支撑部内的嵌装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1)的底部以及所述大底(2)的底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嵌装槽相通的开口(5)。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鞋鞋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支撑部的后端还设置有柔性后跟护片(3),所述柔性后跟护片(3)包括主护片(301)、外腰护片(302)以及内腰护片(303),其中,所述主护片(301)用于对跑者的足跟后部进行防护,所述外腰护片(302)用于对跑者的足跟外侧进行防护,所述内腰护片(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格斯,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