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涉及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箱体、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接口、取样回路、真空泵、排气接口,真空泵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取样回路并联有连续监测回路;连续监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节阀以及与第一调节阀一一对应设置的监测支路,多个第一调节阀依次串联连接;监测支路包括进口接头、出口接头以及两个截止阀,第一调节阀的输入口通过截止阀与进口接头连通,第一调节阀的输出口通过截止阀与出口接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移动式连续监测设备的配套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空气放射性监测手段在机动灵活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A mobile network measuring device for air radioa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辐射监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确认并了解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碘、惰性气体等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确认并了解气载流出物中的气溶胶、碘、惰性气体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对保证气载放射性物质受控排放和保护环境辐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空气放射性监测手段主要以取样监测为主:将取样盒、管道、抽气泵等集成为一套空气取样仪,取样时通过抽气泵抽气使空气中的气溶胶、碘分别在滤纸、碘盒上过滤收集。收集后的样品通过实验室设备进行测量得到总活度,再根据取样流量换算出空气中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取样监测手段可以得到较低的探测下限,但其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得到监测结果,对突发性空气放射性异常无法及时响应,应用范围有限。
[0004]为解决取样监测的不足,气溶胶、碘、惰性气体连续监测设备,即PING连续监测设备被研发出来。现有的PING设备分为固定式连续监测设备和移动式连续监测设备。固定式连续监测设备可以高度集成,实现气溶胶、碘、惰性气体的同时连续监测,但高集成度不可避免的导致设备非常笨重,设备只能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进行监测,缺乏机动灵活性,在需测点变动或应急监测场合应用受限。移动式连续监测设备因需满足机动、灵活要求,集成度、重量等受限,功能难以全面,只能实现气溶胶、碘、惰性气体的单项监测功能,导致监测数据不能及时整体的采集和记录,对空气放射性的分析难以全面。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包括主箱体、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接口、取样回路、真空泵、排气接口,真空泵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取样回路并联有连续监测回路;
[0007]连续监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节阀以及与第一调节阀一一对应设置的监测支路,多个第一调节阀依次串联连接;
[0008]监测支路包括进口接头、出口接头以及两个截止阀,第一调节阀的输入口通过截止阀与进口接头连通,第一调节阀的输出口通过截止阀与出口接头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续监测回路的输入侧管路设有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取样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调节阀、第二流量计以及取样组件,
取样组件包括气溶胶滤纸、取样盒,第二流量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排气接口、进口接头、出口接头均采用3/4英寸的快换接头,并配置有相应规格的宝塔接头。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设有供电电源,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配电单元。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设有与配电单元电连接的供电插座。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RS485通讯接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排风量信号接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模块和触屏工控机;PLC控制模块用于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操作;触屏工控机用于数据显示、存储、查询、人机交互。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内设有由纵向安装梁、横向安装梁构成的安装支架;主箱体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安装板;至少一个安装板设有散热口;主箱体侧面设有移动把手;以及,主箱体底部设有移动滚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方面可以独立使用满足空气中气溶胶和碘的取样监测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接口匹配,与现有大多数移动式气载流出物监测设备兼容,实现与移动式连续监测设备的快速组网,形成整套完整的空气放射性监测系统。通过该装置与移动式连续监测设备的配套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空气放射性监测手段在机动灵活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3]1、供电电源;2、配电单元;3、排气接口;4、进气接口;5、供电插座;6、RS485通讯接口;7、排风量信号接口;8、进口接头;9、出口接头;10、截止阀;11、第一调节阀;12、第一流量计;13、第二调节阀;14、第二流量计;15、取样组件;16、真空泵;17、控制单元;18、触屏工控机;19、移动把手;20、主箱体;21、安装板;22、散热口;23、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
‑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实施例: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主箱体20、控制单元17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接口4、取样回路、真空泵16、排气接口3,真空泵16与控制单元17电连接。取样回路并联有连续监测回路,连续监测回路包括三个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调节阀11以及与第一调节阀11一一对应设置的监测支路。监测支路包括进口接头8、出口接头9以及两个截止阀10,第一调节阀11的输入口通过截止阀10与进口接头8连通,第一调节阀11的输出口通过截止阀10与出口接头9连通。
[0029]通过括进口接头8、出口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包括主箱体(20)、控制单元(17)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接口(4)、取样回路、真空泵(16)、排气接口(3),真空泵(16)与控制单元(17)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取样回路并联有连续监测回路;连续监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节阀(11)以及与第一调节阀(11)一一对应设置的监测支路,多个第一调节阀(11)依次串联连接;监测支路包括进口接头(8)、出口接头(9)以及两个截止阀(10),第一调节阀(11)的输入口通过截止阀(10)与进口接头(8)连通,第一调节阀(11)的输出口通过截止阀(10)与出口接头(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续监测回路的输入侧管路设有第一流量计(12),第一流量计(12)与控制单元(17)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样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调节阀(13)、第二流量计(14)以及取样组件(15),取样组件(15)包括气溶胶滤纸、取样盒,第二流量计(14)与控制单元(17)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空气放射性组网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接口(4)、排气接口(3)、进口接头(8)、出口接头(9)均采用3/4英寸的快换接头,并配置有相应规格的宝塔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吴耀,苟家元,刘艳芳,金涛,左伟,杨洪明,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