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08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包括两个所述移动杆、两个支撑腿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腿顶部的固定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工技术领域。该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利用第二电机提高了装置的绕线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进而降低了劳动成本,通过安装机构可以十分方便完成对绕线机构的安装,并且在后续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绕线机构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进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进而使移动杆带动绕线机构左右来回的匀速运动,进而使电线在绕线过程中能够绕的更加均匀整齐,避免装置无法移动进而导致电线始终围绕在同一处,影响后续使用,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An electrical winding frame with uniform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工
,具体为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气工作中,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绕线工作,人工将电线固定在物体上,然后将电线一圈一圈地缠绕于物体上进行收集,电线过长的话,缠绕工作时间就会很长,进行缠线作业的操作者会十分辛苦,且工作效率不高,为了让操作者休息,势必有人进行替换作用,增加了劳动成本,同时,操作者的手工缠线比较随意,还很容易将多股电线缠绕,造成不整齐,易于损坏电线。
[0003]现有的电工绕线架一般是通过人工绕线,不仅效率低,而且耗时耗力,极大地增加了劳动成本,并且人工操作电线缠绕不够均匀整齐容易使多股电线堆积在同一处,不仅影响后续使用,同时容易对电线造成损坏,同时现有的绕线架只能对同一种型号的绕线盘进行安装绕线,无法对不同型号的绕线盘进行相应的更换,进而缩小的装置的适用范围,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解决了人工绕线不够均匀整齐和无法对不同型号的绕线盘进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包括两个移动杆(1)、两个支撑腿(2)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腿(2)顶部的固定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3)的内表面与移动杆(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4),两个所述安装机构(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口(5),两个所述安装机构(4)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绕线机构(6),右侧所述移动杆(1)顶部的右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机构(7),右侧所述支撑腿(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背部的顶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8)并与第一转动机构(7)的一端固定连接,左侧所述移动杆(1)底部的左侧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机构(10),左侧所述支撑腿(2)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正面通过轴承与第二转动机构(10)的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所述安装机构(4)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口(12),右侧所述移动杆(1)底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口(12)并固定连接有与绕线机构(6)相适配的第一锥齿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安装箱(15)、螺纹杆(16)、拧手(17)、支撑架(18)和两个限位架(19),所述安装箱(15)的一侧与移动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8)的顶端与安装箱(1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绕线的电工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友福宋子柱刘翔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