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06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包括:第一水池、第二水池、第三水池和核岛安全壳,其中: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位于第一水平面,第三水池位于第二水平面,核岛安全壳位于第三水平面;第一水平面、第二水平面和第三水平面为阶梯式,且地势依次降低;第一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阀门组连接第二水池的第一入口端,第二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组连接第三水池的第一入口端,第三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三阀门组连接核岛安全壳的第一入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水池远离核岛安全壳的设置,减少了核岛外层安全壳的压力,从而降低核岛构筑物的重心,方便优化核岛外层安全壳的刚性,进而提高核岛构筑物的抗震防撞能力。防撞能力。防撞能力。

A passive containment cooling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核安全和核岛消防
,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的内层钢制安全壳部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出现基准事故后需要将安全壳的压力和温度控制在设计压力和温度内。目前通常采用在外层安全壳的顶部增加冷却储水箱系统来给安全壳供水降温。但由于冷却储水箱需要储存约3000m3的水量,使得外层安全壳承受过大的载荷,导致核岛构筑物整个结构的重心上移,增加了核岛抗震设计的难度。并且,由于冷却水储水箱位于安全壳的顶部,若通过增加外层安全壳局部刚性的方法以抵御大飞机撞击如设置钢筋桩将可能造成冷却水储水箱的破损。可见,相关技术中存在着核岛外层安全壳抗震防撞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核岛外层安全壳抗震防撞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包括:第一水池、第二水池、第三水池和核岛安全壳,其中:
[0005]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池、第二水池、第三水池和核岛安全壳,其中:所述第一水池和所述第二水池位于第一水平面,所述第三水池位于第二水平面,所述核岛安全壳位于第三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水平面和所述第三水平面为阶梯式,且地势依次降低;所述第一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一阀门组连接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一入口端,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组连接所述第三水池的第一入口端,所述第三水池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第三阀门组连接所述核岛安全壳的第一入口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包括第一手动阀和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一水池的第一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手动阀和所述第二手动阀连接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一入口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组包括第一电动阀、第三手动阀、第四手动阀和第一流量计,其中: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一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第三手动阀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一出口端还通过所述第四手动阀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三水池的第一入口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水道和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三水池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下水道,所述第三水池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澄清池;所述第一水池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二入口端,所述第二水池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入口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池、所述第二水池和所述第三水池的内部设有导流墙,所述导流墙用于增强水体交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组包括气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五手动阀、第六手动阀、第七手动阀、第八手动阀和第二流量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道仓唐辉李洁垚宋广亮霍焕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