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03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摇椅,儿童摇椅包括:前支架、前轮组件、后支架、座位架,及摇摆装置,前支架与后支架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座位架沿前后方向延伸,后支架的上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座位架上,第二转动中心线与第一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前支架的上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座位架上,且前支架的上部与座位架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座位架上位于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后方,摇摆装置设置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摇摆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杆、用于驱使驱动杆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儿童摇椅结构简洁,能够进行大幅度摇摆。度摇摆。度摇摆。

Children's rock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摇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摇椅。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摇摆功能,现有的儿童摇椅往往设计有复杂的摇摆结构,受限于儿童摇椅体积和重量的限制,为了实现在儿童摇椅上的应用,复杂的摇摆结构往往采用更轻量化和更小体积的部件,造成现有的儿童摇椅的结构强度差。并且,也不能够进行大幅度的摇摆运动。如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简化结构、实现大幅度摇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并且能进行大幅度摇摆的儿童摇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摇椅,所述儿童摇椅包括:
[0005]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地延伸;
[0006]前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
[0007]后支架,所述后支架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地设置,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0008]后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
[0009]座位架,所述座位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支架的上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前支架的上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且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座位架之间的连接位置在所述座位架上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后方,
[0010]摇摆装置,所述摇摆装置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所述摇摆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杆、用于驱使所述驱动杆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后支架之间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前方。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能够绕第三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旋转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驱动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且所述驱动杆在所述旋转件上的连接位置偏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件为蜗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之间的传动组件。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固设于所述蜗杆上的从动带轮,以及张紧在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部能够万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部能够万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
[0015]优选地,所述前支架包括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延伸的前下支架、自所述前下支架的上部向上并向后倾斜延伸的前上支架,所述后支架包括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后下支架、自所述后下支架的上部向前延伸的后连接架,以及自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向前并向上倾斜延伸的后上支架,
[0016]其中,所述前下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后下支架的上部绕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前上支架的上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绕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位架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或所述后上支架的下部,所述后上支架始终位于所述前上支架的前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座位架包括沿周向呈封闭状的围框杆,所述前上支架、所述后上支架均呈开口朝上的U型杆,所述摇椅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前上支架的上端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围框杆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座位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配合地插设在所述滑槽中。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轮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轮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轮轴两端部的两组前轮,所述儿童摇椅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前轮轴交替地正向旋转与反向旋转的前轮驱动机构。
[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儿童摇椅在具备稳固支撑的前提下实现了简洁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能够进行大幅度摇摆运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为本技术儿童摇椅的零件拆分示意图;
[0023]附图2为本技术儿童摇椅的侧视示意图;
[0024]附图3为本技术儿童摇椅的俯视示意图;
[0025]附图4为本技术儿童摇椅的正视示意图;
[0026]附图5为对应于附图4的本技术儿童摇椅A

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7]附图6为本技术儿童摇椅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0028]附图7为本技术儿童摇椅中驱动机构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0029]附图8为本技术儿童摇椅摇摆运动时的侧视示意图;
[0030]附图9为本技术儿童摇椅摇摆运动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0031]其中:1、前支架;11、前支杆;12、前横支杆;13、接驳件;14、装配座;14a、上装配座;14b、下装配座;14c、上接收腔部;14d、下接收腔部;15、前上支架;15a、前上支杆;15b、连接座;15c、滑动件;16、下横支杆;17、嫁接杆;
[0032]2、后支架;21、后支杆;22、后横支杆;23、连接杆;24a、后上支杆;24b、安装接口;
[0033]3、前轮组件;31、前轮轴;32、前轮;
[0034]4、后轮组件;
[0035]5、座位架;51、围框支杆段;52、转接座;53、安装座;53a、滑槽;
[0036]6、摇摆装置;61、驱动杆;61a、驱动杆体;61b、万向节;62、驱动机构;63、固定座;63a、接收槽部;63b、卡接槽部;64、旋转件(蜗轮);64a、第一齿槽部;65、蜗杆;65a、第二齿槽部;66、第一电机;67、传动组件;67a、主动带轮;67b、从动带轮;67c、同步带;
[0037]7、前轮驱动装置;71、第二电机;72、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
[0038]a、第一转动中心线;b、第二转动中心线;c、第三转动中心线;d、蜗杆的轴心线;e、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40]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儿童摇椅,儿童摇椅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设于前支架1底部的前轮组件3、设于后支架2底部的后轮组件4、座位架5,以及设置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的摇摆装置6。
[0041]前支架1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地延伸,后支架2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地设置,前支架1与后支架2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绕第一转动中心线a转动地连接。具体地,前支架1包括自前向后向上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摇椅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地延伸;前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后支架,所述后支架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地设置,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后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座位架,所述座位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支架的上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前支架的上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架上,且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座位架之间的连接位置在所述座位架上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后方,摇摆装置,所述摇摆装置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所述摇摆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杆、用于驱使所述驱动杆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后支架之间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能够绕第三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旋转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驱动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且所述驱动杆在所述旋转件上的连接位置偏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为蜗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之间的传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固设于所述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廉金龙盛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