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该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包括:一凳体和至少两个支撑腿;凳体设置为具有变化厚度的结构;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对称设置的连接部,不同对连接部对应凳体的不同厚度,支撑腿与对应不同厚度的连接部连接实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腿和连接支撑腿的连接部,将支撑腿安装在不同的连接部上,实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不同角度,满足不同角度的使用状态,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将支撑腿进行拆卸,有助于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携带和存储,提高该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便携性。途可调组合凳的便携性。途可调组合凳的便携性。
Multi purpose adjustable combination s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可调组合凳
[0001]本技术属于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
技术介绍
[0002]在坐具当中,凳子、马扎是最早出现的,它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演变成为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形式各样。
[0003]CN212591198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户外板凳,包括所述板凳面板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收缩槽,每个所述收缩槽的内壁均铰接有凳腿,两个所述凳腿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加强筋,每个所述凳腿相互靠近的外表面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的相互靠近的一面均铰接有限位板,所述板凳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定位块的内侧壁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铰接块,所述操作杆与铰接块相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的内部并与铰接块相卡接。
[0004]但现有技术无法根据需求实现板凳高度的调节,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板凳高度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通过将对称设置的连接部与支撑腿配合,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使用状态,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调节板凳高度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包括:
[0007]一凳体,凳体设置为具有变化厚度的结构;
[0008]至少两个支撑腿;
[0009]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对称设置的连接部,不同对连接部对应凳体的不同厚度,支撑腿与对应不同厚度的连接部连接实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高度调节。
[0010]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腿和连接部,将连接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于支撑腿的数量,使支撑腿可以有选择的与某一个位置的连接部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不同角度状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0011]同时,支撑腿可绕着其中一对连接部转动,从而实现支撑腿的收纳,便于收藏。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腿的支撑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一支撑座套。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支撑腿的形状相配合,凹槽用于放置支撑腿。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腿设置为两个,连接部设置为三对,两个支撑腿与其中
一对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支撑腿可绕着对应连接的连接部转动。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腿的连接端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支撑腿的支撑端设置一圆形结构,圆形结构与支撑座套通过转动轴连接。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凳体还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机构,防滑机构分布在下表面的四周和/或凳体的上表面。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凳体的变化厚度设置为从凳体的一侧至凳体的另一侧的厚度递进变化或从凳体的中心至凳体的四周的厚度递进变化。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用途可调组合凳还包括一把手,把手由凳体的镂空结构所形成。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凳体的内部设置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上设置有开口。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凳体的下表面还设置一喷枪和与所述喷枪配合设置的一卡槽,喷枪通过管路与容置空间连接。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通过在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腿和连接支撑腿的连接部,将支撑腿安装在不同的连接部上,实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不同角度,满足不同角度的使用状态,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将支撑腿进行拆卸,有助于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携带和存储,提高该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底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三;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四;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带有支撑座套的支撑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支撑座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8为支撑座套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9为支撑座套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上侧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上侧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中间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中间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6]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下侧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7]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安装在下侧的连接部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8]图中:
[0039]凳体1;支撑腿2;连接部11;支撑座套23;安装部231;
[0040]转动轴22;圆形结构21;凹槽12;防滑件13;
[0041]防滑纹路14;把手15;喷枪16;开口17;卡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4]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凳体,所述凳体设置为具有变化厚度的结构;至少两个支撑腿;所述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对称设置的连接部,不同对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凳体的不同厚度,所述支撑腿与对应不同厚度的所述连接部连接实现所述多用途可调组合凳的高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支撑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一支撑座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支撑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部设置为三对,两个所述支撑腿与其中一对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可调组合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矢车菊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