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98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即血流导向装置,所述血流导向装置包括管状编织结构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穿设于管状编织结构中,所述加强筋为弹性部件,加强筋的两端与管状编织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由于加强筋的存在,使血流导向装置由二维结构变为三维结构,提升了植入物的支撑力和金属覆盖率,支撑力由0.05N提升到0.09N,金属覆盖率由36%提升到39%。提升到39%。提升到39%。

An impl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neury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则致死率极高。较大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更高,已破裂的动脉瘤即使保守治疗,稳定后再破裂的风险也较大,这类动脉瘤通常起病急,病程短,易造成不良预后。形成动脉瘤的病因较多,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肌纤维发育不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面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内科治疗是基础。对于动脉瘤的处理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和介入手术腔内治疗。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的出现使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大大提高。
[0003]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支架技术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覆膜支架置入术和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治疗原理是改变动脉瘤颈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载瘤动脉曲度、起到血管内皮生长的“脚手架”的作用。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微导管穿越支架网眼输送弹簧圈来填塞动脉瘤腔,微导管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包括管状编织结构(1)和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穿设于管状编织结构(1)中,所述加强筋(2)为弹性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编织结构(1)的编织材料为形状记忆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编织结构(1)为单层、双层或多层的编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的金属覆盖率为8%~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编织结构(1)上设有显影标识区,或所述加强筋(2)上形成有显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苏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