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98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包括腿套、置物袋、棉垫和固定带;所述腿套包括长方形布片,所述长方形布片的两端设有魔术贴,长方形布片两端利用魔术贴进行连接以围成环形的腿套;所述置物袋缝合在长方形布片一端的内侧,置物袋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腿套的上端平齐,所述棉垫能够通过开口装入置物袋内,所述固定带一端连接在腿套上端且与置物袋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最大限度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同时又可以避免刚性约束牵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Lithotomy position fixing device convenient for external rotation and abduction of patients' hip and kne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截石位是一种手术取位的方式,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其特点是病人仰卧在手术床上,双腿分开放置于截石位固定器之上,患者臀部下移,使骶尾部略超出手术床的边缘,以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目前的常用的截石位固定器主要由木板、海绵、皮革、约束带四部分组成,三块木板组成两边不等长的钝角三角形;其上安装有三根约束带,使用时患者取平卧位,将固定器置于腘窝下方,中间约束带固定膝关节,两端约束带分别与床沿相固定。这种截石位固定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未达到髋关节外展的目的;2、膝关节外旋角度无法调节;3、需要以约束牵拉方式强行外旋膝关节,导致患者舒适度欠佳,严重时甚至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最大限度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同时又可以避免刚性约束牵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0004]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腿套、置物袋、棉垫和固定带;所述腿套包括长方形布片,所述长方形布片的两端设有魔术贴,长方形布片两端利用魔术贴进行连接以围成环形的腿套;所述置物袋缝合在长方形布片一端的内侧,置物袋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腿套的上端平齐,所述棉垫能够通过开口装入置物袋内,所述固定带一端连接在腿套上端且与置物袋在同一直线上。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魔术贴包括勾面贴和毛面贴,所述勾面贴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上端且位于置物袋的外侧边,所述毛面贴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上端且位于置物袋的内侧边,所述毛面贴有若干个,每个毛面贴的形状尺寸均与勾面贴匹配,若干个毛面贴在长方形布片上端由置物袋内侧边至长方形布片另一端的区域内等间距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方形布片的高度为30~50cm,长度为50~70cm,所述置物袋的高度与长方形布片的高度一致,宽度为20~25cm,所述毛面贴有3~5个,相邻毛面贴的间距为6~9cm;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与置物袋的宽度一致,固定带的长度为120~150cm。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方形布片的高度为40cm,长度为50cm,所述置物袋的高度与长方形布片的高度一致,宽度为25cm,所述毛面贴有4个,相邻毛面贴的间距为8cm;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与置物袋的宽度一致,固定带的长度为150cm。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魔术贴包括勾面贴和毛面贴,所述勾面贴缝
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上端且位于置物袋的外侧边,所述毛面贴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上端且位于置物袋的内侧边,所述毛面贴为长条形且沿着长方形布片的上端固定,长条形的毛面贴一端紧靠置物袋的内侧边,另一端延伸至长方形布片的另一端。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0]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腿套、置物袋、棉垫和固定带,腿套为开放式设计,临床使用时安装方便;棉垫可以保护膝关节;固定带从膝关节上方内侧开始,绕膝关节一圈,借用拉力使髋关节、膝关节外展以后固定在手术床的床栏上,依靠同心圆摩擦力,可以最大限度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截石位固定装置的各部件都是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避免刚性约束牵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具有保暖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

腿套、2

置物袋、3

棉垫、4

固定带、11

长方形布片、12

魔术贴、12a

勾面贴、12b

毛面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包括腿套1、置物袋2、棉垫3和固定带4;所述腿套1包括长方形布片11,所述长方形布片11的两端设有魔术贴12,长方形布片11两端利用魔术贴12进行连接以围成环形的腿套1;所述置物袋2缝合在长方形布片11一端的内侧,置物袋2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腿套1的上端平齐,所述棉垫3能够通过开口装入置物袋2内,所述固定带4一端连接在腿套1上端且与置物袋2在同一直线上。
[0018]具体使用时,先将棉垫3装入置物袋2内,然后利用魔术贴12将长方形布片11两端进行连接,围成环形的腿套1,包裹在患者膝关节上方10cm左右处;调整腿套1位置,使棉垫3对应膝关节以提供保护;再使用固定带4,从膝关节上方内侧开始,绕膝关节一圈,借用拉力使髋关节、膝关节外展以后固定在手术床的床栏上,这样就完成了截石位固定。此处依靠同心圆摩擦力,可以最大限度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而且由于腿套1为开放式设计【由长方形布片11两端通过魔术贴12连接围成】,临床使用时安装方便。由于截石位固定装置的各部件都是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避免刚性约束牵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具有保暖的作用。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魔术贴12包括勾面贴12a和毛面贴12b,所述勾面贴12a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位于置物袋2的外侧边,所述毛面贴12b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位于置物袋2的内侧边,所述毛面贴12b有若干个,每个毛面贴12b的形状尺寸均与勾面贴12a匹配,若干个毛面贴12b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由置物袋2内侧边至长方形布片11另一端的区域内等间距设置。如此设置,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腿围情况调节
腿套1的大小,确保包裹松紧适度,避免出现过松打滑或过紧导致患者不适的情况。
[0020]本实施例1中,所述长方形布片11的高度为40cm,长度为50cm,所述置物袋2的高度与长方形布片11的高度一致,宽度为25cm,所述毛面贴12b有4个,相邻毛面贴12b的间距为8cm;所述固定带4的宽度与置物袋2的宽度一致,固定带4的长度为150cm。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3所示,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魔术贴12的设置方式有所不同。
[002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魔术贴12包括勾面贴12a和毛面贴12b,所述勾面贴12a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位于置物袋2的外侧边,所述毛面贴12b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腿套(1)、置物袋(2)、棉垫(3)和固定带(4);所述腿套(1)包括长方形布片(11),所述长方形布片(11)的两端设有魔术贴(12),长方形布片(11)两端利用魔术贴(12)进行连接以围成环形的腿套(1);所述置物袋(2)缝合在长方形布片(11)一端的内侧,置物袋(2)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腿套(1)的上端平齐,所述棉垫(3)能够通过开口装入置物袋(2)内,所述固定带(4)一端连接在腿套(1)上端且与置物袋(2)在同一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12)包括勾面贴(12a)和毛面贴(12b),所述勾面贴(12a)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位于置物袋(2)的外侧边,所述毛面贴(12b)缝合固定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且位于置物袋(2)的内侧边,所述毛面贴(12b)有若干个,每个毛面贴(12b)的形状尺寸均与勾面贴(12a)匹配,若干个毛面贴(12b)在长方形布片(11)上端由置物袋(2)内侧边至长方形布片(11)另一端的区域内等间距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使患者髋、膝关节外旋外展的截石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布片(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霞崔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