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8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涉及多模态成像系统技术领域。所述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安装有后挡板,且后挡板位于安装柱的后端设置;配准组件,用于调节多模态图像配准的多个所述配准组件排列安装于安装柱上,所述配准组件包括套环、阻尼环、连接板、调节板、投射器、透明显示屏、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套环固定套设于阻尼环上并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且阻尼环套设于安装柱上;控制器;连接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具有配准更加精确,方便医务人员的观察。察。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模态成像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成像系统是以非摄影方式获取地物遥感影像的各类遥感器系统的统称。通常采用扫描方式成像,磁带记录或间接记录在胶片上。多模态是指医学成像设备可以提供关于患者不同信息不同形式的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功能核磁共振fMRI等)。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是指同—解剖结构的两种医学图像,对其中—幅图像寻找—种空间变换,使得变换后的图像与另—幅医学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上的一致。图像配准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成像设备)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
[0003]不同的成像设备在获取图像时,由于物体(多数值患者身体,还有一些其他物体等)的位置发生改变,在物体的角度发生改变时,导致成像设备获取的模态图像角度存在一些差异,在单独的对不同的模态图进行平移或升降时,难以将图像配准完全,不便于医务人员的观察,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判断。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配准更加精确,方便医务人员的观察。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柱,安装柱上固定安装有后挡板,且后挡板位于安装柱的后端设置;配准组件,用于调节多模态图像配准的多个配准组件排列安装于安装柱上,配准组件包括套环、阻尼环、连接板、调节板、投射器、透明显示屏、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套环固定套设于阻尼环上并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且阻尼环套设于安装柱上,调节板通过升降组件安装于连接板的上端,投射器通过调节组件安装于调节板的上端,透明显示屏固定安装于投射器的上端,多个透明显示屏排列设置并位于后挡板的前端设置;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的控制器安装于底座上;连接插头,用于控制投射器将多模态图像投射至多个透明显示屏上的连接插头安装于底座上;底座和支撑板用于安装柱的支撑,再通过安装柱对配准组件和后挡板进行支撑,装置中的多个连接插头用于与多种模态设备中图像输出存储设备的连接,套环内部的阻尼环可在安装柱上转动并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使透明显示屏可随时转动并在阻尼环的作用下不会轻易倾倒,通过控制器控制投射器将图像投射至透明显示屏上,再通过连接板上的升降组件和调节板上的调节组件分别调节透明显示屏的高度和横向位移,以及配合手动转动透明显示屏,调节透明显示屏
投射的图像角度,对呈现在多个透明显示屏上的图像进行对准操作,在配准图像时,需要先对位于后方的一个透明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并以此为基准,再通过位于后方第二个透明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对后方第二透明显示屏上的图像对准最后面的一个图像进行校准后,在对后方倒数第三个透明显示屏上呈现的第三个图像进行校准,以此类推,直至多个图像全部对准完毕,即可从装置前方观察配准的多个图像,后挡板用于装置后方的视线遮挡,方便从前方观察图像之间的不同,在观察其中一个或多个图像时,可将前方的多余配准组件转动至一侧,方便对后方配准组件上呈现的图像进行观察,本技术通过将多模态图像进行配准,方便观察,相对于一些模态图像的平面性,可升降、横向位移和可旋转的配准组件可使多模态图像的配准更加精确,方便医务人员的观察。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中插设有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块,安装块靠近底座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螺钉孔,底座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与螺钉孔螺纹连接的锁紧螺钉;在安装支撑板时,先将配准组件安装于安装柱上,再将安装柱与两个支撑板进行连接,将支撑板底部的安装块插进底座上的安装槽中,再通过拧紧锁紧螺钉,使其旋进安装块上的螺钉孔中,将安装块固定再安装槽中,从而完成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固定,使支撑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方便在支撑板出现损坏时对其进行更换。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底部呈锥型设置;提高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并方便安装块插进安装槽中。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且两个插槽分别插设有与固定于安装柱两端的插块;在将安装柱与两个支撑板进行连接时,只需将安装柱端部的插块插进支撑板上的插槽中,再将支撑板与底座进行连接,即可对安装柱进行限制,同时,插块和插槽需要形成一个不是圆形的形状,使插块不可在插槽中转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柱由两个第一连接柱、多个第二连接柱和多个第三连接柱组成,多个第二连接柱和多个第三连接柱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柱之间,多个第二连接柱和多个第三连接柱依次交替连接,且靠近后端的一个第二连接柱与位于后端的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二连接柱的外径大小小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的外径大小,且第一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的外径大小一致,阻尼环套设于第二连接柱上并与其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使安装柱上形成一个环形槽,使阻尼环套设在外径较小的第二连接柱上,对配准组件进行限位,使多个配准组件之间不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对配准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配准组件之间相互靠近发生碰撞而损坏,对其进行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连接柱分别与多个第三连接柱和位于前端的一个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位于后端的一个第一连接柱前端面上和多个第三连接柱的前端面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且第二连接柱的后端部插设于连接孔中并与其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之间可相应分离,在安装配准组件时,只需要将配准组件上的阻尼环套进第二连接柱上,再将第二连接柱旋进第一连接柱或第三连接柱上的连接孔中进行连接即可,方便配准组件的拆卸安装,便于根据需要安装相应数量的配准组件,同
时安装柱上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在两个支撑板的挤压下,在旋转配准组件时不可使安装柱转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凹槽、气缸和活塞杆,凹槽竖直开设于连接板中并开口朝上设置,气缸固定安装于凹槽中,且气缸的上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调节板底部固定连接的活塞杆;凹槽中的气缸可控制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控制调节板的升降,即可控制透明显示屏的升降,方便多模态图像进行配准处理。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板上均安装有两个升降组件,且每个连接板上安装的两个升降组件分别靠近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提高了连接板的升降稳定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滑槽、滑块、螺纹杆和驱动电机,滑槽开设于调节板的上侧侧壁上,且滑槽中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2),且两个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柱(3),所述安装柱(3)上固定安装有后挡板(4),且后挡板(4)位于安装柱(3)的后端设置;配准组件(5),用于调节多模态图像配准的多个所述配准组件(5)排列安装于安装柱(3)上,所述配准组件(5)包括套环(51)、阻尼环(52)、连接板(53)、调节板(54)、投射器(55)、透明显示屏(56)、升降组件(57)和调节组件(58),所述套环(51)固定套设于阻尼环(52)上并上端与连接板(53)固定连接,且阻尼环(52)套设于安装柱(3)上,所述调节板(54)通过升降组件(57)安装于连接板(53)的上端,所述投射器(55)通过调节组件(58)安装于调节板(54)的上端,所述透明显示屏(56)固定安装于投射器(55)的上端,多个透明显示屏(56)排列设置并位于后挡板(4)的前端设置;控制器(6),用于控制升降组件(57)和调节组件(58)的所述控制器(6)安装于底座(1)上;连接插头(7),用于控制投射器(55)将多模态图像投射至多个透明显示屏(56)上的所述连接插头(7)安装于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安装槽(21),且安装槽(21)中插设有与支撑板(2)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块(22),所述安装块(22)靠近底座(1)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螺钉孔(23),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与螺钉孔(2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钉(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22),且安装块(22)的底部呈锥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31),且两个插槽(31)分别插设有与固定于安装柱(3)两端的插块(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由两个第一连接柱(33)、多个第二连接柱(34)和多个第三连接柱(36)组成,多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欣张一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