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蓬升降架,包括:遮阳蓬安装杆;升降折叠架,所述遮阳蓬安装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所述升降折叠架,所述升降折叠架包括固定座、底座、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遮阳蓬安装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升降折叠架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底座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通过升降折叠架的展开,即可便捷地实现遮阳蓬的安装,且通过调节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从而可调节遮阳蓬的安装高度。安装高度。安装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蓬升降架
[0001]本技术涉及遮阳防晒
,特别涉及一种遮阳蓬升降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房车旅行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选择使用房车进行野营,并在房车外进行聚餐烹饪,因此使用者会配合房车搭建遮阳蓬,从而实现遮阳休憩的功能。
[0003]目前大多与房车搭配的遮阳蓬的安装较为复杂,且限于房车的高度以及使用者的身高,遮阳蓬的安装高度一般较低,不利于行人通过或使用者在遮阳蓬下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遮阳蓬升降架,包括,遮阳蓬安装杆,遮阳蓬安装杆的两端呈左右延伸设置;升降折叠架,遮阳蓬安装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升降折叠架,升降折叠架包括固定座、底座、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固定座与遮阳蓬安装杆的下端连接,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两个,固定件与升降折叠架一一对应,固定件分别与第一转动臂和底座连接,或者,固定件分别与第二转动臂和固定座连接,以固定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阳蓬升降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遮阳蓬安装杆用于与外设的伸缩式遮阳蓬连接,满足遮阳蓬安装的使用需求,遮阳蓬安装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升降折叠架,固定座与遮阳蓬安装杆的下端连接,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而第二转动臂与底座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转动,从而可实现升降折叠架的展开和折叠,当升降折叠架展开后,可通过固定件来固定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从而使得遮阳蓬安装杆上升至合适高度,通过升降折叠架的展开,即可便捷地实现遮阳蓬的安装,有利于降低遮阳蓬安装的难度,且通过调节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从而可调节遮阳蓬的安装高度,可满足行人通过或使用者在遮阳蓬下活动的使用需求;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升降折叠架进行折叠,从而减小遮阳蓬升降架的占用空间大小,有利于提高该遮阳蓬升降架对不同使用场景的适用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定件为气压杆,气压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
[0008]固定件为气压杆,且气压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可满足第一转动臂与底座需要翻转的使用需求,在气压杆的气压作用下,可通过气压杆的伸缩从而控制底座与第一转动臂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展开和折叠,可满足遮阳蓬安装杆需要升降的使用需求,气压杆在气压的作用下可实现固定升降折叠架的展
开角度的功能。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转动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二转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件穿过第一通孔设置,固定件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固定件的上端与第一转动臂的下端转动连接。
[0010]第二转动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固定件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且固定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臂的下端和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通孔的设置可为固定件提供容置空间,有利于减小升降折叠架的占用空间的大小。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呈前后延伸,底座设有呈前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安装通孔设置,第一转轴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距,固定件的下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0012]第一转轴穿过第一安装通孔设置,且固定件的下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件伸缩过程中,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需要随固定件的转动而转动,第一转轴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距,间距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底座对固定件的转动造成阻碍的问题出现,满足固定件的转动需求。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转动臂的下端设有避让凹槽,避让凹槽对应第一转轴设置,第一转轴能容置在避让凹槽内。
[0014]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避让凹槽,避让凹槽与第一转轴相对设置,当第二转动臂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贴合时,第一转轴能容置在避让凹槽内,有利于避免第一转轴对第二转动臂的转动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第一转轴可容置在升降折叠架内,有利于减小升降折叠架的占用空间大小,有利于提高该遮阳蓬升降架对不同场景的适用性。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动臂的下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转动臂的侧面设有呈前后延伸的第二安装通孔,第二转轴穿过第二安装通孔设置,固定件的上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0016]第一转动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设置可为第二转轴提供容置空间,有利于避免第二转轴对第二转动臂的转动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第二转轴穿过第二安装通孔设置,固定件的上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可满足固定件的转动需求。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安装通孔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沿第一转动臂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8]第二安装通孔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沿第一转动臂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通过选择不同规格的固定件以及选用位置不同的第二安装通孔,从而可控制固定件伸出后,底座与第一转动臂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控制升降折叠架的上升高度的功能。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转动臂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与第一转动臂呈直角布置,抵接块能与底座的上端抵接。
[0020]第一转动臂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块,且抵接块与第一转动臂呈直角布置,当升降折叠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抵接块能与底座的上端抵接,有利于避免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之间的压力过大的问题出现,有利于提高该遮阳蓬升降架的耐用性。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与底座的上端连接,限位块能与第二转动臂的下端抵接。
[0022]限位块与底座的上端连接,在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过程中,限位块能与第二转动臂
的下端抵接,从而限制第二转动臂的极限翻转角度,从而间接地控制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实现控制遮阳蓬安装杆的安装高度的功能。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螺纹件,底座上还设置有螺孔,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第二转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螺纹件穿过第二通孔后能与螺孔螺纹连接。
[0024]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沿第二转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底座上设置有螺孔,螺孔与第二通孔连通,使用者通过螺纹件穿过第二通孔后能与螺孔螺纹连接,从而满足限位块与底座连接的使用需求,通过调节螺纹件相对第二通孔的位置,从而可调节限位块相对第二转动臂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第二转动臂的极限翻转角度的功能,从而间接地控制升降折叠架的展开角度,实现控制遮阳蓬安装杆的安装高度的功能。
[002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蓬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蓬安装杆(100),所述遮阳蓬安装杆(100)的两端呈左右延伸设置;升降折叠架(200),所述遮阳蓬安装杆(100)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所述升降折叠架(200),所述升降折叠架(200)包括固定座(210)、底座(240)、第一转动臂(220)和第二转动臂(230),所述固定座(210)与所述遮阳蓬安装杆(100)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2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10)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23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230)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40)的上端转动连接;固定件(300),所述固定件(300)设置两个,所述固定件(300)与所述升降折叠架(200)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30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臂(220)和所述底座(240)连接,或者,所述固定件(300)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臂(230)和所述固定座(210)连接,以固定所述升降折叠架(200)的展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蓬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00)为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240)和所述第一转动臂(220)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蓬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3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31),所述第一通孔(231)沿所述第二转动臂(23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30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1)设置,所述固定件(300)的下端与所述底座(240)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3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臂(220)的下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蓬升降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轴(410),所述第一转轴(410)两端呈前后延伸,所述底座(240)设有呈前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转轴(410)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子航,张丽华,李碧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奇拓野营车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