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6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56
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并与电容C1并联,电容C1并联有电感L1,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2和电感L3,电感L2串联有电阻R1,电感L3串联有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容C4,电容C4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电容C5和电容C6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4和电感L5,电感L4串联有电阻R3,电感L5串联有电阻R4,电阻R3与电阻R4连接有输出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若干个不同规格的电容、电感和电阻的串并联组合,组成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将其与直流源连接,模拟真实的光伏板,进行电弧故障检测。进行电弧故障检测。进行电弧故障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故障检测
,尤其是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

技术介绍

[0002]故障电弧是电气线路中最为常见的安全隐患,因其能量大,温度高等特性,故障电弧发生时容易引起火灾,危害性巨大。传统的断路器虽然可以对漏电、过流和短路等险情进行保护,但许多严重的火灾事故却是由低于额定电流的故障电弧所引起的,传统的断路器无法对其起到防护作用,因此,通过研发AFCI,即电弧故障断路器可以对故障电弧进行检测以及防范,但现有的AFCI中检测故障电弧用的阻抗耦合网络属于自然冷却,无法长期带载运行,阻性负载发热较大,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连接直流源来模拟真实光伏板进行电弧故障检测的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两端连接输入串口,用于信号的输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并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电容C1并联有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2和电感L3,所述电感L2串联有电阻R1,所述电感L3串联有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容C4,所述电容C4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所述电容C5和电容C6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4和电感L5,所述电感L4串联有电阻R3,所述电感L5串联有电阻R4,所述电阻R3与电阻R4连接有输出串口,用于信号的输出。
[0006]其输入串口连接直流源,其输出串口连接被测设备,即光伏板的逆变器,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的各个元器件通过串并联连接后焊接在AFCI功能测试板上,进行电弧故障测试。
[0007]优选的,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均为薄膜电容。
[0008]优选的,所述电感L1为共模电感。
[0009]优选的,所述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电感L5为滤波电感。
[0010]优选的,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为采样电阻。
[0011]优选的,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为水泥电阻。
[0012]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在一路组串一路MPPT时,其连接方式为:两个直流源分别连接两个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再连接串联电弧发生装置。
[0013]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在两路组串一路MPPT时,其连接方式为:两个直流源分别连接两个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再连接串联电弧发生装置,第三个直流源直接连接被测设备,即逆变器,通过对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上的电容、电感和电阻的设计参数进行调试,并选出最合适的器件,扩大了产品测试的适用性。
[0014]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若干个不同规格的电容、电感和电阻的串并联组合,组成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将其与直流源连接,模拟真实的光伏板,进行电弧故障检测,其结构简单,搭建成本低,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1的两端连接输入串口,用于信号的输入,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并与电容C1并联,电容C1并联有电感L1,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2和电感L3,电感L2串联有电阻R1,电感L3串联有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容C4,电容C4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电容C5和电容C6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4和电感L5,电感L4串联有电阻R3,电感L5串联有电阻R4,电阻R3与电阻R4连接有输出串口,用于信号的输出,其输入串口连接直流源,其输出串口连接被测设备,即光伏板的逆变器,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的各个元器件通过串并联连接后焊接在AFCI功能测试板上,进行电弧故障测试。
[0020]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均为薄膜电容,电感L1为共模电感,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电感L5为滤波电感,电阻R1和电阻R2为采样电阻,电阻R3和电阻R4为水泥电阻。
[0021]上述电感、电容和电阻的规格选用,薄膜电容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电容器,相比于普通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具有无极性、绝缘阻抗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等特点,而且其介质损失较小。电感L1选用的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共模电感也具有EMI(电磁干扰)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
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电阻R3和电阻R4选用的水泥电阻,水泥电阻是将电阻线绕在无碱性耐热瓷件上,外面加上耐热、耐湿及耐腐蚀材料保护固定,并把绕线电阻体放入方形瓷器框内,用特殊不燃性耐热水泥充填密封而成,水泥电阻的外侧主要是陶瓷材质,水泥电阻器是线绕电阻器的一种,属于功率较大的电阻,能够允许较大电流的通过,其作用和一般电阻一样,水泥电阻可以用在电流大的场合,具有耐震、耐湿、耐热及良好散热、低价格等特性。
[0022]具体实施时,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在一路组串一路MPPT时,其连接方式为:两个直流源分别连接两个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再连接串联电弧发生装置。
[0023]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在两路组串一路MPPT时,其连接方式为:两个直流源分别连接两个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再连接串联电弧发生装置,第三个直流源直接连接被测设备,即逆变器,通过对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上的电容、电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抗耦合网络模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两端连接输入串口,用于信号的输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并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电容C1并联有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2和电感L3,所述电感L2串联有电阻R1,所述电感L3串联有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容C4,所述电容C4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所述电容C5和电容C6的串联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4和电感L5,所述电感L4串联有电阻R3,所述电感L5串联有电阻R4,所述电阻R3与电阻R4连接有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鸣岳云飞许颇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