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8244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装置和膜分离装置,废液与絮凝剂在絮凝装置中混合形成混合液,膜分离装置与絮凝装置连通;膜分离装置中包括多个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垂直设置;陶瓷膜组件包括陶瓷膜,混合液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陶瓷膜。该处理系统适于处理二氧化碳吸收剂含量极低的冲洗废液,且处理量大(每个陶瓷膜日处理规模可达150m2),效率高;该处理系统还具有耐高压、耐热,化学稳定性好,运行成本等优点,在处理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环保性极高。环保性极高。环保性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有近40

5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发电,在电厂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是我国最重要的碳减排技术路径之一。目前,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燃烧前脱碳、燃烧后脱碳(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其中基于IGCC的燃烧前捕集技术可能是能耗最低的路线,但我国没有商业化的IGCC电站,且超过6亿千瓦的发电装机是传统燃煤电站。而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最适合传统燃煤电厂并且已经实现商业化示范的技术,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成为降低单位碳排放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0003]化学吸收法可以处理大体积的废气,即使在低二氧化碳浓度下(从各种来源排放的燃烧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范围为8

15%)也具有很高的清除效率。因此,基于化学吸收法吸收燃烧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目前主流的碳捕集技术手段。在工业上,通常选用呈碱性的化学吸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如醇胺、钾碱和氨水等胺类。
[0004]电厂采用化学吸收法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时会用到多种装置,采用二氧化碳捕集后,这些装置中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本领域通常采用自来水或中水对这些装置进行冲洗,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冲洗废液,这些废液是稀释的有机胺溶液,含量极少,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如何处理冲洗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后的废液成为电厂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对于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含量极少的废液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燃烧法,但是该方法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只适用于量少的废液,不适合处理量大的废液,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燃烧法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冲洗废液的效率低,该方法不适合处理量大的废液,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陷,从而提供了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装置,废液与絮凝剂在所述絮凝装置中混合形成混合液;
[0008]膜分离装置,与所述絮凝装置连通;所述膜分离装置内设有多个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垂直设置;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陶瓷膜,所述混合液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陶瓷膜。
[0009]所述陶瓷膜的面积为45

55m2,孔隙率为30

40%,孔径为60nm,膜通量为90

110L/(m2·
h)。
[0010]所述陶瓷膜组件的形状为平板状。
[0011]所述陶瓷膜的材质的组分包括氧化铝和/或氧化钛。
[0012]所述膜分离装置的顶部设有混合液入口,将所述混合液通入膜分离装置。
[0013]所述膜分离装置的顶部设有净水排出口,所述净水排出口与所述混合液入口相对设置在膜分离装置的两侧。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废液与絮凝剂混合后形成混合液;
[0016]混合液经膜分离后得到净水;
[0017]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0018]所述混合液中絮凝剂的用量为20

30mg/L。
[0019]所述废液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摩尔浓度不大于0.2mol/L;
[0020]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为有机胺溶液;
[0021]所述有机胺溶液为一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和哌嗪中的至少一种。
[0022]所述膜分离的压力为0.2

0.3MPa。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装置和膜分离装置,废液与絮凝剂在絮凝装置中混合形成混合液,膜分离装置与所述絮凝装置连通;所述膜分离装置中包括多个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垂直设置;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陶瓷膜,所述混合液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陶瓷膜。该处理系统适于处理二氧化碳吸收剂含量极低的冲洗废液(废液中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摩尔浓度小于0.2mol/L),且处理量大(每个陶瓷膜日处理规模可达150m2),效率高;该处理系统还具有耐高压、耐热,化学稳定性好,运行成本等优点,在处理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环保性极高。
[0025]本技术处理系统将絮凝装置和膜分离装置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去除废液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絮凝装置对废液进行微絮凝处理,有机胶体失稳形成较大粒径的絮凝体可被陶瓷膜截留,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物,絮凝装置和膜分离装置配合作用可以极大的去除废液中的有机物。此外,大量颗粒、絮凝体、有机胶体在陶瓷膜表面形成滤饼层,滤饼层通过吸附、筛分可以去除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进一步提高了颗粒物和有机分子的去除率。
[0026]2.本技术提供的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通过控制陶瓷膜的孔径、膜面积、膜通量等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液中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去除效果。
[0027]混合液通过膜分离装置顶部进入,可以让絮凝过程与膜分离过程同时进行,提高颗粒物和有机分子的去除率,也能增加废液与絮凝剂的反应时间。
[0028]3.本技术提供的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废液与絮凝剂混合后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经膜分离后得到净水,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该方法可以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含量极低的废液,处理效率高,每个陶瓷膜的日处理规模可达150m2。该处理方法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将微絮凝和膜分离两种工艺结合起来,利用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的混凝原理去除废液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有机胺分子),适用于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摩尔浓度低于0.2mol/L的废液。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
[0031]附图标记:
[0032]1‑
絮凝装置;2

增压泵;3

流量计;4

第一压力表;5

膜分离装置;6

净水池;7

第一阀门;8

第二压力表;9

第二阀门;
[0033]1‑1‑
搅拌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的废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装置,废液与絮凝剂在所述絮凝装置中混合形成混合液;膜分离装置,与所述絮凝装置连通;所述膜分离装置内设有多个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垂直设置;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陶瓷膜,所述混合液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陶瓷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面积为45

55m2,孔隙率为30

40%,孔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棹方郜时旺刘练波牛红伟郭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