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21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其技术方案包括:冷却箱和检测箱,所述检测箱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安装有冷藏室,所述冷却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安装有液氮室,所述冷却隔板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冷却鳍片,所述检测箱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检测室,所述检测箱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温控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装置需要人工对样品进行逐个采集后,输送至进样管进行分析,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分析效率不佳,且无快速降温机构,无法对样品进行冷藏保存,样品存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析效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析效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


[0001]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仪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

技术介绍

[0002]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热稳定且沸点不超过500℃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多环芳烃、酞酸酯等。气相色谱仪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其基本结构相似。气相色谱仪一般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及温控系统、记录系统组成。
[0003]现有的色谱仪,需要人工对样品进行逐个采集后,输送至进样管进行分析,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分析效率不佳,且无快速降温机构,无法对样品进行冷藏保存,样品存储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具备自动化采集样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需要人工对样品进行逐个采集后,输送至进样管进行分析,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分析效率不佳,且无快速降温机构,无法对样品进行冷藏保存,样品存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包括冷却箱和检测箱,其中所述检测箱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安装有冷藏室,所述冷却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安装有液氮室,所述冷却隔板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冷却鳍片,所述检测箱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检测室,所述检测箱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温控室,所述检测箱顶部靠近冷却箱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末端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电动伸缩器,所述电动伸缩器输出轴安装有采样器。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箱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位于冷藏室内部安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顶部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样品罐,所述冷却箱顶部靠近检测箱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采样孔,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架旋转,调整样品罐位置,自动切换采集样品。
[0007]优选的,所述检测室内部位于支撑架底部位置处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检测箱内部靠近旋转座一侧位置处安装有进样管,所述进样管内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罩,所述进样管外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载气管,所述载气管末端连接有色谱柱,所述色谱柱末端位于检测室顶部位置处连接有检测仪,通过载气管将样品气体输送至色谱柱分离,便于通过检测仪对样品进行检测。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一侧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支撑座安装有液氮罐,所述液氮罐底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液氮室,通过液氮罐内部液氮对液氮室内部进行降温,
通过液氮室对冷藏室内部样品进冷藏储存。
[0009]优选的,所述温控室内部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输入端通过回气管连接于检测室,所述风机输出轴通过循环冷却管连接于检测室,所述循环冷却管设置于液氮室内部,所述循环冷却管外表面通过输气管连接于检测室,通过风机将检测室内部气体抽离,通过液氮室内部液氮降温后输送至检测室,对其进行降温控制。
[0010]优选的,所述回气管中间位于温控室内部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部安装有加热丝,通过加热丝对回气进行升温,便于对检测室内部进行升温控制。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前表面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检测箱前表面位于显示屏一侧靠近底部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检测箱前表面位于控制面板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控制按钮,通过显示屏和控制面板,调整本技术检测参数。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旋转架、电机、旋转座、电动伸缩器和采样管,达到对样品进行自动采集的效果,在检测箱顶部靠近冷却箱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支撑架,在支撑架末端顶部位置处设置电动伸缩器,在电动伸缩器输出轴设置采样器,在冷却箱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电机,在电机底部位于冷藏室内部设置旋转架,在旋转架顶部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样品罐,以解决需要人工对样品进行逐个采集后,输送至进样管进行分析,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分析效率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分析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液氮罐、连接管、冷却隔板和冷却鳍片,达到对样品进行降温保存的效果,在冷却箱内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设置冷藏室,在冷却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设置液氮室,在冷却隔板顶部位置处设置冷却鳍片,在冷却箱一侧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支撑座设置液氮罐,在液氮罐底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液氮室,以解决无快速降温机构,无法对样品进行冷藏保存,样品存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样品存储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风机、加热箱、输气管和循环冷却管,达到对检测室内部进行精确温控的效果,在温控室内部下表面位置处设置风机,在风机输入端通过回气管连接于检测室,在风机输出轴通过循环冷却管连接于检测室,在循环冷却管设置于液氮室内部,在循环冷却管外表面通过输气管连接于检测室,在回气管中间位于温控室内部设置加热箱,在加热箱内部设置加热丝,以解决无法对检测室内部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样品分离效果差,色谱仪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冷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检测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连接管;2、冷却箱;3、检测箱;4、显示屏;5、控制面板;6、控制按钮;7、进样管;8、采样孔;9、电机;10、液氮罐;11、液氮室;12、循环冷却管;13、温控室;14、检测仪;15、检测室;16、支撑架;17、冷藏室;18、冷却隔板;19、冷却鳍片;20、旋转架;21、样品罐;22、加热箱;23、回气管;24、加热丝;25、风机;26、输气管;27、旋转座;28、采样器;29、电动伸缩
器;30、载气管;31、密封罩;32、色谱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4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包括冷却箱2和检测箱3,检测箱3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冷却箱2,冷却箱2内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18安装有冷藏室17,冷却箱2内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18安装有液氮室11,冷却隔板18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冷却鳍片19,检测箱3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检测室15,检测箱3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温控室13,检测箱3顶部靠近冷却箱2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末端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电动伸缩器29,电动伸缩器29输出轴安装有采样器28,冷却箱2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9,电机9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包括冷却箱(2)和检测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3)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内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18)安装有冷藏室(17),所述冷却箱(2)内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冷却隔板(18)安装有液氮室(11),所述冷却隔板(18)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冷却鳍片(19),所述检测箱(3)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检测室(15),所述检测箱(3)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处通过隔板安装有温控室(13),所述检测箱(3)顶部靠近冷却箱(2)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末端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电动伸缩器(29),所述电动伸缩器(29)输出轴安装有采样器(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底部位于冷藏室(17)内部安装有旋转架(20),所述旋转架(20)顶部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样品罐(21),所述冷却箱(2)顶部靠近检测箱(3)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采样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室(15)内部位于支撑架(16)底部位置处安装有旋转座(27),所述检测箱(3)内部靠近旋转座(27)一侧位置处安装有进样管(7),所述进样管(7)内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泓昱周婷樊婕张才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树林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