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00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流食供给推柄组件从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拔出,将调制好的流食倒入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然后将流食供给推柄组件插入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倒置装置,将内部空气排出,然后螺纹拧紧顶紧螺杆,通过顶紧圆盘的上移将倒F型卡合板底部卡固在桌沿或床栏杆上,然后通过握紧第二手捏手柄和第一手捏手柄进行下压式流食饲喂,通过进水管向水浴加热腔内注入加热保温水,加热棒将水浴加热腔内的水加热到适温,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流食供给暂存筒内部流食的外部水浴加热保温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食供给装置,集流食暂存、流食下压出食和流食保温于一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消化内科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主要就是研究的胃、小肠、大肠、食管、肝胆、胰腺等疾病的临床学科,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需要消化内科治疗的症状有急性腹痛、腹水、消化道出血、胃肠道功能性疾病、食管炎或憩室、食管或胃肠道肿瘤等,还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扩张、胃内异物以及各种病毒性肝炎,和胆系、胰腺、腹膜及肠系膜等疾病,还有消化内科重要的武器,就是消化内镜,如常见的胃镜、肠镜、胶囊内镜的操作、诊断以及治疗。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对于消化内科做过手术的初愈期患者,对于插有鼻饲管的患者,常通过流食进行辅助进餐,对于流食量比较大的流食饲喂,在冬季时,如果遇到患者遇到特殊情况或其他情况耽搁时,流食容易变凉,如果再次饲喂时,需要进行温食处理,这样就会导致流食饲喂比较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具有方便温食处理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包括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所述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部设置有流食供给推柄组件;
[0006]所述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包括流食供给暂存筒,所述流食供给暂存筒的底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出食底嘴管和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所述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和流食供给暂存筒之间形成水浴加热腔,且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加热棒,所述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进出水阀,所述流食供给暂存筒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手捏手柄,且流食供给暂存筒底部的一侧通过加强筋板固定设置有倒F型卡合板,所述倒F型卡合板底部螺纹设置有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紧圆盘;
[0007]所述流食供给推柄组件包括L型流食供给推杆,所述L型流食供给推杆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推柄推动活塞和第一手捏手柄。
[0008]优选的,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水浴加热腔内注入加热保温水。
[0009]优选的,所述流食供给暂存筒外侧面上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位于第二手捏手柄的正下方。
[0010]优选的,螺纹拧紧所述顶紧螺杆,通过所述顶紧圆盘的上移将倒F型卡合板底部卡固在桌沿或床栏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将水浴加热腔内的水加热到适温。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浴加热腔之间形成进出水补给通道。
[0013]优选的,所述推柄推动活塞在流食供给暂存筒内做活塞上下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将流食供给推柄组件从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拔出,将调制好的流食倒入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然后将流食供给推柄组件插入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内,倒置装置,将内部空气排出,然后螺纹拧紧顶紧螺杆,通过顶紧圆盘的上移将倒F型卡合板底部卡固在桌沿或床栏杆上,通过此种方式,将装置底部先固定住,然后通过握紧第二手捏手柄和第一手捏手柄进行下压式流食饲喂,在此过程中,通过进水管向水浴加热腔内注入加热保温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浴加热腔之间形成进出水补给通道,加热棒将水浴加热腔内的水加热到适温,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流食供给暂存筒内部流食的外部水浴加热保温处理,在遇到突发情况或暂时不进行喂食时,通过此种加热保温结构,实现流食的暂存和加热保温处理,即使在遇到突然情况再次进行喂食时,不需要进行多余的热食处理,使用起来很方便,流食供给暂存筒外侧面上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位于第二手捏手柄的正下方,通过观察窗方便贯穿流食的喂食量,本技术流食供给装置,集流食暂存、流食下压出食和流食保温于一体,方便流食的后续喂食处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中:1、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1、流食供给暂存筒;12、出食底嘴管;13、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4、水浴加热腔;15、出水管;16、进水管;17、进出水阀;18、加热棒;19、第二手捏手柄;110、加强筋板;111、倒F型卡合板;112、顶紧螺杆;113、顶紧圆盘;2、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1、L型流食供给推杆;22、推柄推动活塞;23、第一手捏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包括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内部设置有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
[0021]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包括流食供给暂存筒11,流食供给暂存筒11的底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出食底嘴管12和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和流食供给暂存筒11之间形成水浴加热腔14,且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加热棒18,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5,进水管16和出水管15上均设置有进出水阀17,流食供给暂存筒11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手捏手柄19,
且流食供给暂存筒11底部的一侧通过加强筋板110固定设置有倒F型卡合板111,倒F型卡合板111底部螺纹设置有顶紧螺杆112,顶紧螺杆112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紧圆盘113;
[0022]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包括L型流食供给推杆21,L型流食供给推杆21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推柄推动活塞22和第一手捏手柄23。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过进水管16向水浴加热腔14内注入加热保温水。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流食供给暂存筒11外侧面上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位于第二手捏手柄19的正下方。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拧紧顶紧螺杆112,通过顶紧圆盘113的上移将倒F型卡合板111底部卡固在桌沿或床栏杆上。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热棒18将水浴加热腔14内的水加热到适温。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水管16和出水管15与水浴加热腔14之间形成进出水补给通道。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推柄推动活塞22在流食供给暂存筒11内做活塞上下移动。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将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护理流食供给装置,包括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内部设置有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所述消化内科流食供给筒组件(1)包括流食供给暂存筒(11),所述流食供给暂存筒(11)的底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出食底嘴管(12)和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所述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和流食供给暂存筒(11)之间形成水浴加热腔(14),且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加热棒(18),所述水浴加热外保温护板(1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5),所述进水管(16)和出水管(15)上均设置有进出水阀(17),所述流食供给暂存筒(11)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手捏手柄(19),且流食供给暂存筒(11)底部的一侧通过加强筋板(110)固定设置有倒F型卡合板(111),所述倒F型卡合板(111)底部螺纹设置有顶紧螺杆(112),所述顶紧螺杆(112)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紧圆盘(113);所述流食供给推柄组件(2)包括L型流食供给推杆(21),所述L型流食供给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影娄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