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90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包括支撑支架和位于支撑支架顶端的床板一、床板二和床板三,所述支撑支架的底端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外部设有稳定装置,所述支撑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头,所述支撑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尾,所述床板一的底端固定设有倾斜装置,所述连接支架的右端设有储物架,所述支撑支架的底端且位于床板三的中端设有发生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装卸简便、承载力较大、保护性能好、能够稳定固定在地面上和可以防止病人滑动。面上和可以防止病人滑动。面上和可以防止病人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领域,具体是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床是病人在修养时使用的病床,一般的双摇床可实现靠背、屈腿两项功能,适用于不能下床或不便下床的老年病人,为他们提供休养、治疗、出行及日常生活必须的特护服务,提高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特别适合家庭、社区医疗护理机构、养老院、老年病医院使用。但目前使用的双摇床往往存在装卸繁琐、承载力较小、保护性不佳、结构不够牢固的缺点,而且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会发生滑动,因此提出了一种 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装卸简便、承载力较大、保护性能好、能够稳定固定在地面上和可以防止病人滑动的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包括支撑支架和位于支撑支架顶端的床板一、床板二和床板三,所述支撑支架的底端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外部设有稳定装置,所述支撑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头,所述支撑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尾,所述床板一的底端固定设有倾斜装置,所述连接支架的右端设有储物架,所述支撑支架的底端且位于床板三的中端设有发生箱。
[0005]进一步,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固定连接连接支架的底端两端,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转动连接设有稳定块,所述螺栓的顶端固定设有旋转把手。
[0006]进一步,所述倾斜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旋转端连接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铰接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铰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滑动连接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的中端铰接连接杆二的中端,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滑动连接设有连接杆三,所述连接杆三的左端铰接连接移动块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底端铰接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凹槽的顶端。
[0007]进一步,所述床板二的底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中央设有橡胶球,所述空腔的右端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橡胶球的底端连接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分支架连接缓冲弹簧的端部,所述支架的底端连接设有固定块。
[0008]进一步,所述发生箱的内部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旋转端连接设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底端啮合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内部螺纹连接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连接床板三的中端。
[0009]进一步,所述床板一、床板二和床板三的顶端设有防滑垫。
[0010]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病人躺上去的时候,如果需要升起床头,可以打开电机一,能够转动螺纹柱,螺纹柱转动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上面铰接连接杆一,在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固定板进行倾斜,能够倾斜床板一,可以进行升起,在升起床尾的时候,可以打开电机二,能够转动锥形齿轮一进行上下旋转,锥形齿轮一啮合锥形齿轮二,锥形齿轮二进行左右旋转,锥形齿轮二内部螺纹连接升降杆,能够带动升降杆进行升起,可以升起床板三的中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进行使用,本技术的床板二底端设有缓冲弹簧和橡胶球,在病人移动的时候,能够防止病人滑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装卸简便、承载力较大、保护性能好、能够稳定固定在地面上和可以防止病人滑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倾斜装置的结构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床板二的底端结构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发生箱的内部结构图。
[0015]如图所示:1、支撑支架;2、床板一;3、床板二;4、床板三;5、连接支架;6、万向轮;7、稳定装置;8、床头;9、床尾;10、倾斜装置;11、储物架;12、发生箱;13、螺纹套筒;14、螺栓;15、稳定块;16、旋转把手;17、凹槽;18、螺纹柱;19、移动块;20、连接杆一;21、固定板;22、连接杆二;23、连接杆三;24、支撑杆;25、空腔;26、橡胶球;27、缓冲弹簧;28、支架;29、固定块;30、电机二;31、锥形齿轮一;32、锥形齿轮二;33、升降杆;3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7]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包括支撑支架1和位于支撑支架1 顶端的床板一2、床板二3和床板三4,所述支撑支架1的底端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支架5,所述连接支架5的底端设有万向轮6,所述连接支架5的底端外部设有稳定装置7,所述支撑支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头8,所述支撑支架1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尾9,所述床板一2 的底端固定设有倾斜装置10,所述连接支架5的右端设有储物架11,所述支撑支架1的底端且位于床板三4的中端设有发生箱12。
[0020]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螺纹套筒13,所述螺纹套筒13固定连接连接支架5的底端两端,所述螺纹套筒13的内部螺纹连接设有螺栓14,所述螺栓14的底端转动连接设有稳定块15,所述螺栓14的顶端固定设有旋转把手16。所述倾斜装置10包括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旋转端连接设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上螺纹连
接设有移动块19,所述移动块19的顶端铰接设有连接杆一20,所述连接杆一20的另一端铰接设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左端滑动连接设有连接杆二22,所述连接杆一20的中端铰接连接杆二22的中端,所述连接杆二2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设有连接杆三23,所述连接杆三23的左端铰接连接移动块19的顶端,所述固定板21的左端底端铰接设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凹槽17的顶端。所述床板二3的底端设有空腔25,所述空腔25 的内部中央设有橡胶球26,所述空腔25的右端设有缓冲弹簧27,所述橡胶球26的底端连接设有支架28,所述支架28的分支架连接缓冲弹簧27的端部,所述支架28的底端连接设有固定块29。所述发生箱12的内部设有电机二30,所述电机二30的旋转端连接设有锥形齿轮一31,所述锥形齿轮一31的底端啮合设有锥形齿轮二32,所述锥形齿轮二32的内部螺纹连接设有升降杆33,所述升降杆33的顶端连接床板三4的中端。所述床板一2、床板二3和床板三4的顶端设有防滑垫3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包括支撑支架(1)和位于支撑支架(1)顶端的床板一(2)、床板二(3)和床板三(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1)的底端右端固定设有连接支架(5),所述连接支架(5)的底端设有万向轮(6),所述连接支架(5)的底端外部设有稳定装置(7),所述支撑支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头(8),所述支撑支架(1)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床尾(9),所述床板一(2)的底端固定设有倾斜装置(10),所述连接支架(5)的右端设有储物架(11),所述支撑支架(1)的底端且位于床板三(4)的中端设有发生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螺纹套筒(13),所述螺纹套筒(13)固定连接连接支架(5)的底端两端,所述螺纹套筒(13)的内部螺纹连接设有螺栓(14),所述螺栓(14)的底端转动连接设有稳定块(15),所述螺栓(14)的顶端固定设有旋转把手(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装置(10)包括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左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旋转端连接设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上螺纹连接设有移动块(19),所述移动块(19)的顶端铰接设有连接杆一(20),所述连接杆一(20)的另一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锐锋徐志良苑兴超张相才陆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格尔护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