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90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包括防护机构、支撑机构和包裹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包裹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机体、磨砂塑膜层、遮阳板、摄像头、补光灯和红外感应头,且机体的中端外侧设置有磨砂塑膜层,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遮阳板,所述机体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摄像头。该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机体上方的摄像头用于面部拍照、视频采集及人脸识别,同时补光灯为拍照视频采集提供充足光照条件,使面部识别更加精准,接着机体将其信息录入与显示,随后两侧设置红外感应头检测到人体时内部的电气元件才开始工作,减小电能的消耗。减小电能的消耗。减小电能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目前,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门禁上,可较为方便的管理门禁,使得出入都变得较为方便,也大大提高了门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0003]市场上的人脸识别的门禁终端在使用中人脸识别精准度不高,长时间使用外侧容易受到风沙摩擦刮花所产生的损伤,后期可能会造成破损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脸识别的门禁终端在使用中人脸识别精准度不高,长时间使用外侧容易受到风沙摩擦刮花所产生的损伤,后期可能会造成破损危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包括防护机构、支撑机构和包裹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包裹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机体、磨砂塑膜层、遮阳板、摄像头、补光灯和红外感应头,且机体的中端外侧设置有磨砂塑膜层,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遮阳板,所述机体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摄像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红外感应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磨砂塑膜层的尺寸与机体的尺寸相匹配,且磨砂塑膜层与机体之间相互贴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与红外感应头之间相互配合,且红外感应头沿着摄像头对称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指示灯、伸缩杆和调节块,且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支撑座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通过伸缩杆与支撑座构成升降结构,且伸缩杆呈垂直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包裹机构包括底座和防水胶垫,且底座的顶端边侧设置有防水胶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垫呈包裹状,且防水胶垫与底座之间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机体上方的摄像头用于面部拍照、视频采集及人脸识别,同时补光灯为拍照视
频采集提供充足光照条件,使面部识别更加精准,接着机体将其信息录入与显示,随后两侧设置红外感应头检测到人体时内部的电气元件才开始工作,减小电能的消耗。
[0013]磨砂塑膜层的尺寸与机体的尺寸相匹配,由于机体的外表层为光滑面,同时外表层极易受到风沙摩擦刮花,长时间可能会造成机体表面破损的危险,因此设置磨砂塑膜层能够对机体的外表层进行贴合防护,从而大大提高了耐磨度。
[0014]摄像头与红外感应头之间相互配合,通过摄像头用于面部拍照、视频采集及人脸识别,同时补光灯为拍照视频采集提供充足光照条件,使面部识别更加精准,接着机体将其信息录入与显示,随后两侧设置红外感应头检测到人体时内部的电气元件才开始工作,减小电能的消耗。
[0015]防水胶垫呈包裹状,由于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水胶垫可以对底部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在雨水天气时底部受到水源积累造成腐蚀生锈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包裹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护机构;101、机体;102、磨砂塑膜层;103、遮阳板;104、摄像头;105、补光灯;106、红外感应头;2、支撑机构;201、支撑座;202、指示灯;203、伸缩杆;204、调节块;3、包裹机构;301、底座;302、防水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包括:防护机构1,防护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2,且支撑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包裹机构3,防护机构1包括机体101、磨砂塑膜层102、遮阳板103、摄像头104、补光灯105和红外感应头106,且机体101的中端外侧设置有磨砂塑膜层102,机体101的顶端设置有遮阳板103,机体101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摄像头104,且摄像头104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补光灯105,摄像头10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红外感应头106,磨砂塑膜层102的尺寸与机体101的尺寸相匹配,且磨砂塑膜层102与机体101之间相互贴合,由于机体101的外表层为光滑面,同时外表层极易受到风沙摩擦刮花,长时间可能会造成机体101表面破损的危险,因此设置磨砂塑膜层102能够对机体101的外表层进行贴合防护,从而大大提高了耐磨度,摄像头104与红外感应头106之间相互配合,且红外感应头106沿着摄像头104对称分布,通过摄像头104用于面部拍照、视频采集及人脸识别,同时补光灯105为拍照视频采集提供充足光照条件,使面部识别更加精准,接着机体101将其信息录入与显示,随后两侧设置红外感应头106检测到人体时内部的电气元件才开始工作,减小电能的消耗。
[0021]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座201、指示灯202、伸缩杆203和调节块204,且支撑座201的中部设置有指示灯202,支撑座20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伸缩杆203,且伸缩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块204,防护机构1通过伸缩杆203与支撑座201构成升降结构,且伸缩杆203呈垂直状,伸缩杆203与调节块204的设置便于对机体101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从而适应多种场合的门禁终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
合,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0022]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包裹机构3包括底座301和防水胶垫302,且底座301的顶端边侧设置有防水胶垫302,防水胶垫302呈包裹状,且防水胶垫302与底座301之间紧密贴合,由于底座301的底部设置有防水胶垫302可以对底部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在雨水天气时底部受到水源积累造成腐蚀生锈损坏。
[0023]综上,该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首先机体101的外表层为光滑面,同时外表层极易受到风沙摩擦刮花,长时间可能会造成机体101表面破损的危险,因此设置磨砂塑膜层102能够对机体101的外表层进行贴合防护,接着机体101上方的摄像头104用于面部拍照、视频采集及人脸识别,同时补光灯105为拍照视频采集提供充足光照条件,使面部识别更加精准,接着机体101将其信息录入与显示,并将门禁机体101连接有云端管理平台与用户手机终端,采集到人员信息和核对结果可实时上传至云管理平台,实现高效的人员出入管理和数据查询,有效保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包括防护机构(1)、支撑机构(2)和包裹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2),且支撑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包裹机构(3),防护机构(1)包括机体(101)、磨砂塑膜层(102)、遮阳板(103)、摄像头(104)、补光灯(105)和红外感应头(106),且机体(101)的中端外侧设置有磨砂塑膜层(102),所述机体(101)的顶端设置有遮阳板(103),所述机体(101)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摄像头(104),且摄像头(104)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补光灯(105),所述摄像头(10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红外感应头(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塑膜层(102)的尺寸与机体(101)的尺寸相匹配,且磨砂塑膜层(102)与机体(101)之间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04)与红外感应头(106)之间相互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答案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