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86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多个横梁与多个纵梁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多个容置空间包括位于支架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LED灯板,LED灯板包括模组电路,供电接口和信号接口与第一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一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和列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二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二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三容置空间对应设置;后盖,设置在支架的后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显示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LED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LED显示模组一般包括:LED灯板、支架以及和后盖。其中,LED灯板的前侧设置有大量的LED灯珠,LED灯板的后侧设置有控制LED灯珠工作的IC芯片,LED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LED灯珠和IC芯片的模组电路。
[0003]在LED显示模组工作的时候,LED灯珠发光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后盖的设置使得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LED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多个横梁与多个纵梁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多个容置空间包括位于支架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所述支架(10)包括外框(11)和设置在所述外框(11)内的多个横梁(12)和多个纵梁(13),多个所述横梁(12)与多个所述纵梁(13)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20),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包括位于所述支架(10)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2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22)和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沿所述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23),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的横截面积;LED灯板(3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前侧,所述LED灯板(30)包括模组电路(40),所述模组电路(40)包括供电接口(41)、信号接口(42)、第一行驱动电路(43)、第二行驱动电路(44)和列驱动电路(45),其中,所述供电接口(41)和所述信号接口(42)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主体部分和所述列驱动电路(45)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后盖(5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列驱动电路(45)位于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路(40)还包括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和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所述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上方的第四容置空间(24)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下方的第五容置空间(25),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容置空间(24)和所述第五容置空间(25)内;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上方的第六容置空间(26)和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下方的第七容置空间(27),所述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容置空间(26)和所述第七容置空间(2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0)朝向所述支架(1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51),所述加强筋(51)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竖向加强筋(512),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所述竖向加强筋(512)交错设置;所述LED灯板(30)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和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所述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内的元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内的元器件的高度,所述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对应于所述后盖(50)上加强筋(5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对应于所述后盖(50)的加强筋(51)以外的位置。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龙黄学祥刘亚斌黄杰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