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6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池体、固定安装在池体一侧的镜柜,池体的出水口连接有下水管,并通过下水管与底座内的消毒室连接,池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龙头。该装置通过踩压踏板控制水龙头出水,并可通过踩压的力度控制水流的大小,便于对人员的手掌进行清洗,同时避免水流过大易溅射出。底座上设有电动推杆,人员通过脚碰脚踏按钮控制电动推杆的升降,从而控制池体的升级,以满足不同人员的身高需求,达到最舒适的洗手姿态,避免较高人员洗手时弯腰幅度过大而造成不适。镜柜的一侧设有出液管,人员可通过贴近感应传感件控制消毒液排出,镜柜下端设有烘干区,便于人员手部烘干,实现便捷的洗手消毒。消毒。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洗手池
,具体为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在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医护人员都要对手进行清洗,避免手部携带细菌,现有的洗手池都是采用转动式、按压式或者感应式来开启水龙头,在洗手池旁边再放上一瓶洗手液,达到清洁手部的目的;但是医院洗手池要求手掌避免与水龙头或洗手液瓶接触时,防止交叉感染,且现有的感应式水龙头需要人员手部贴近感应点,造成一定的不便,且人员手掌在涂抹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容易误触动感应开关导致出水,使人员手掌消毒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池体、固定安装在池体一侧的镜柜,池体的出水口连接有下水管,并通过下水管与底座内的消毒室连接,池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龙头,水龙头通过软管与底座内的水管连接,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脚踏机构控制开关,脚踏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外端一侧,以便于人员踩压;
[0005]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件及与脚踏件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阀门的外端设有转动控制的柄杆,以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所述脚踏件包括底板及倾斜设置在底板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一侧与底板转动连接,踏板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底板弹性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踏板的上端外侧,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与柄杆的外端转动连接,带动柄杆的转动。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对应驱动杆设有条状的孔槽,以便驱动杆的贯穿移动,所述底座的上端对应软管设有导套,软管通过贯穿导套进入底座的内腔中,并与阀门的出水端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水管为伸缩管状结构,底座上设有用于调节池体高度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下水管的两端,电动推杆的输出杆的顶部与池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控制电动推杆升降一点的脚踏按钮。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镜柜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消毒液排出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设置在镜柜内用于装载消毒液的液体盒、用于排出消毒液的出液管、及控制开关的感应传感件,所述液体盒的底部设有驱动液体排出的驱动泵,驱动泵通过管路与出液管连接,出液管的外侧下端设有出液嘴,所述驱动泵与感应传感件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镜柜的上方外端面安装有镜面,镜柜下端设有用于烘干手部水分的烘干区,烘干区的侧面设有用于检测的光电传感器,镜柜位于烘干区的上端设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烘干区的上端,所述热风机与光电传感器电性连
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踩压踏板控制水龙头出水,并可通过踩压的力度控制水流的大小,便于对人员的手掌进行清洗,同时避免水流过大易溅射出。底座上设有电动推杆,人员通过脚碰脚踏按钮控制电动推杆的升降,从而控制池体的升级,以满足不同人员的身高需求,达到最舒适的洗手姿态,避免较高人员洗手时弯腰幅度过大而造成不适。镜柜的一侧设有出液管,人员可通过贴近感应传感件控制消毒液排出,镜柜下端设有烘干区,便于人员手部烘干,实现便捷的洗手消毒。该装置操作简单,调节方便,且洗手全程手部无需碰触物体,避免了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脚踏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镜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示:1、底座;2、池体;3、镜柜;4、脚踏机构;11、阀门;12、柄杆;13、导套;14、电动推杆;15、脚踏按钮;21、下水管;22、水龙头;23、软管;31、液体盒;32、出液管;33、出液嘴;34、感应传感件;35、驱动泵;36、镜面;37、烘干区;38、光电传感器;39、热风机;41、驱动杆;42、底板;43、踏板;4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3所示,
[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池体2、固定安装在池体2一侧的镜柜3,池体2的出水口连接有下水管21,并通过下水管21与底座1内的消毒室连接,池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龙头22,水龙头22通过软管23与底座1内的水管连接,水管上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通过脚踏机构4控制开关,脚踏机构4设置在底座1的外端一侧,以便于人员踩压;
[0018]所述脚踏机构4包括脚踏件及与脚踏件连接的驱动杆41,所述阀门11的外端设有转动控制的柄杆12,以用于控制阀门11的开关,所述脚踏件包括底板42及倾斜设置在底板42上的踏板43,所述踏板43的一侧与底板42转动连接,踏板43另一侧通过弹簧44与底板42弹性连接,所述驱动杆41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踏板43的上端外侧,驱动杆41的另一端与与柄杆12的外端转动连接,带动柄杆12的转动。
[0019]具体的,人员踩压踏板43,踏板43转动并带动驱动杆41向前移动,驱动杆41推动柄杆12转动,打开阀门11,使水流入软管23中,水龙头22出水,人员可以通过踩压的力度来调节阀门11打开的空隙,从而控制水流的大小。人员抬脚时,踏板43在弹簧44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柄杆12复位,从而关闭阀门11。
[0020]所述底座1对应驱动杆41设有条状的孔槽,以便驱动杆41的贯穿移动,所述底座1的上端对应软管23设有导套13,软管23通过贯穿导套13进入底座1的内腔中,并与阀门11的出水端连通,软管23为弯曲结构,便于池体2上升时,有一定的拉伸幅度。
[0021]所述下水管21为伸缩管状结构,底座1上设有用于调节池体2高度的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下水管21的两端,电动推杆14的输出杆的顶部与池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控制电动推杆14升降一点的脚踏按钮15,从而调节池体2的高度,以便于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避免人员长时间的弯腰洗手。
[0022]所述镜柜3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消毒液排出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设置在镜柜3内用于装载消毒液的液体盒31、用于排出消毒液的出液管32、及控制开关的感应传感件34,所述液体盒31的底部设有驱动液体排出的驱动泵35,驱动泵35通过管路与出液管32连接,出液管32的外侧下端设有出液嘴33,所述驱动泵35与感应传感件34电性连接。具体的,人员手部贴近与感应传感件34,感应传感件34内部的传感器触动后通过控制器开启驱动泵35,驱动泵35将液体盒31的消毒液注入出液管32中,并通过出液嘴33排出到人员手部。
[0023]所述镜柜3的上方外端面安装有镜面36,镜柜3下端设有用于烘干手部水分的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池体、固定安装在池体一侧的镜柜,其特征在于:池体的出水口连接有下水管,并通过下水管与底座内的消毒室连接,池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龙头,水龙头通过软管与底座内的水管连接,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脚踏机构控制开关,脚踏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外端一侧,以便于人员踩压;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件及与脚踏件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阀门的外端设有转动控制的柄杆,以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所述脚踏件包括底板及倾斜设置在底板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一侧与底板转动连接,踏板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底板弹性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踏板的上端外侧,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柄杆的外端转动连接,带动柄杆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的医用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应驱动杆设有条状的孔槽,以便驱动杆的贯穿移动,所述底座的上端对应软管设有导套,软管通过贯穿导套进入底座的内腔中,并与阀门的出水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徐金平游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拓必拓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