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28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无功补偿型变压器,涉及高低压电力配电技术领域,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座,所述底撑座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底装板,所述底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功补偿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柜,将变压器在出厂时则配备有无功补偿柜,使得两者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电力终端用户容易忽略的无功补偿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变压器使用的效果,为用户消除了电力设备使用的效率低下,产出率低和避免不必要的电业局罚款等经济损失,从而有利于提升了变压器的整体实用性,同时,这种设计能减少变电所因后期增设而多出来几面配电柜的数量,节约了变电所有限的设备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功补偿型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低压电力配电
,尤其涉及无功补偿型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电子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功能大小不一负载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电力隐患和危害,及电力无功损耗给用户带来的相关弊端等,都逐渐都呈现于电力终端用户的面前,如最常见的:电力系统上变压器正常负荷下高温,理论设计上的变压器可以带的负荷容量,却带不起来,电力损耗的值无形中总是比理论的值偏大等。
[0003]但是现有的变压器由于出厂时缺乏无功补偿的设备,在后期需要进行安装设置,若遇到没有经验的设计人员,等项目投运,用户使用再发现问题后,就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造,临时增加匹配的无功补偿设备,由于临时改造的停工,时间和精力还有生产节奏的损失,无形中就给企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变压器,不具备无功补偿的功能,所以只能在系统上增设或者再后期改造,容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而提出的无功补偿型变压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无功补偿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座,所述底撑座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底装板,所述底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功补偿柜,所述无功补偿柜的内侧设置有无功补偿器,所述无功补偿柜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侧面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底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机,所述散热机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扇叶,通过设置有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柜,将变压器在出厂时则配备有无功补偿柜,使得两者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电力终端用户容易忽略的无功补偿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变压器使用的效果,为用户消除了电力设备使用的效率低下,产出率低和避免不必要的电业局罚款等经济损失,从而有利于提升了变压器的整体实用性,同时,这种设计能减少变电所因后期增设而多出来几面配电柜的数量,节约了变电所有限的设备占地面积,将底撑座与底装板配合使得设备安装在一起,且底撑座的内侧通过设置有两个散热机构,在散热机构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散热机和散热扇叶,将散热机和散热扇叶分别对准在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柜的底部,通过方便了通过多风扇吹风散热方式为设备整体提供了有效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散热的性能,有利于保证变压器的稳定的性能。
[0006]优选的,所述变压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通过顶架可在顶部提供有效地安装连接作用,通过连接板则提供了连接的作用。
[0007]优选的,所述无功补偿柜的侧面设置有柜门,通过柜门方便了开启无功补偿柜的侧面对内部进行查看以及维修。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风槽,通过通风槽则方便了在散
热过程中提供通风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固定安装在底装板的底部,通过安装条安装提供了安装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机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散热机构的内壁,通过支撑杆则保证了散热机的稳定使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柜,将变压器在出厂时则配备有无功补偿柜,使得两者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电力终端用户容易忽略的无功补偿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变压器使用的效果,为用户消除了电力设备使用的效率低下,产出率低和避免不必要的电业局罚款等经济损失,从而有利于提升了变压器的整体实用性,同时,这种设计能减少变电所因后期增设而多出来几面配电柜的数量,节约了变电所有限的设备占地面积。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底撑座,将底撑座与底装板配合使得设备安装在一起,且底撑座的内侧通过设置有两个散热机构,在散热机构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散热机和散热扇叶,将散热机和散热扇叶分别对准在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柜的底部,通过方便了通过多风扇吹风散热方式为设备整体提供了有效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散热的性能,有利于保证变压器的稳定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无功补偿型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无功补偿型变压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无功补偿型变压器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无功补偿型变压器的无功补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变压器;2、顶架;3、连接板;4、底架;5、底撑座;6、底装板;7、无功补偿柜;8、控制面板;9、压力表;10、柜门;11、无功补偿器;12、散热机构;13、通风槽;14、安装条;15、散热机;16、散热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无功补偿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1,变压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4,底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座5,底撑座5采用镂空设计,底撑座5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底装板6,底装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功补偿柜7,无功补偿柜7的内侧设置有无功补偿器11,无功补偿柜7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的侧面设置有压力表9,底装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12,散热机构1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机
15,散热机1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扇叶16,通过设置有变压器1和无功补偿柜7,将变压器1在出厂时则配备有无功补偿柜7,使得两者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电力终端用户容易忽略的无功补偿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变压器使用的效果,为用户消除了电力设备使用的效率低下,产出率低和避免不必要的电业局罚款等经济损失,从而有利于提升了变压器的整体实用性,同时,这种设计能减少变电所因后期增设而多出来几面配电柜的数量,节约了变电所有限的设备占地面积,将底撑座5与底装板6配合使得设备安装在一起,且底撑座5的内侧通过设置有两个散热机构12,在散热机构12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散热机15和散热扇叶16,将散热机15和散热扇叶16分别对准在变压器1和无功补偿柜7的底部,通过方便了通过多风扇吹风散热方式为设备整体提供了有效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散热的性能,有利于保证变压器的稳定的性能。
[0023]如图1所示,变压器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2,顶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通过顶架2可在顶部提供有效地安装连接作用,通过连接板3则提供了连接的作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功补偿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4),所述底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座(5),所述底撑座(5)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底装板(6),所述底装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功补偿柜(7),所述无功补偿柜(7)的内侧设置有无功补偿器(11),所述无功补偿柜(7)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的侧面设置有压力表(9),所述底装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12),所述散热机构(1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机(15),所述散热机(1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扇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双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