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烟气脱硫脱硝
,具体属于一种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活性焦脱硫脱硝技术已经在钢铁、冶金、焦化行业得到了规模化推广和应用,且均采用颗粒状成型活性焦。颗粒焦在吸附/解析过程中,由于颗粒的碰撞磨损造成焦的损耗,需要消耗大量新活性焦,同时产生较多粉状乏焦。粉状乏焦是颗粒焦碰撞磨损后产生的,属于活性焦的物理损耗,其粒径减小,但仍然具有丰富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但由于吸附装备的结构局限性,粉状活性焦不能在传统颗粒焦吸附反应器内使用,一般作为燃料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其湍动脱硫脱硝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湍动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壳体、流化层和过滤收集装置,流化层和过滤收集装置均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流化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烟气布气层、脱硫区和脱硝区,烟气布气层中设置有若干布气管,布气管上设置有喷头,且烟气布气层用于与烟气源连接;脱硫区和脱硝区内填装有粉状乏焦;脱硝区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氨气进口,氨气进口用于与氨气源连接;过滤收集装置位于壳体顶部,其包括若干过滤筒体和集气腔,过滤筒体上分布细密通孔,且过滤筒体与集气腔连通,集气腔用于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体竖向设置,过滤筒体与脱硝区的距离为0.3
‑
1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湍动脱硫脱硝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斗状收集仓,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出口,漏斗状收集仓位于烟气布气层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颗粒焦的粉状乏焦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收集仓的下方设置输送机,输送机与烧结炉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坤,马春元,朱子霖,闫瑞,张鑫,宋德升,潘峰,张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