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12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枕体的中间为仰睡区以及位于仰睡区两侧的侧睡区;侧睡区的上表面设置有可升降的面部支撑板;枕体内部设置有手动调节机构,手动调节机构位于面部支撑板的下方;手动调节机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主动传动件和从动传动件以及与主动传动件连接的转轴;主动传动件与从动传动件啮合传动,转轴依次穿过壳体侧壁和枕体侧面伸出枕体的外部,从动传动件与面部支撑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当人在侧睡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体差异,通过手动转动位于枕体外部的转轴,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合适的高度,起到支撑和保护颈椎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颈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护颈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伏案工作、看电脑和使用手机时间的增多,发生颈椎疲劳乃至颈椎病痛的人群也在增加。然而,不管是在家里、酒店或者医院,大多数人使用的仍然是中间略高于四周的平面枕头,没有对颈椎形成支撑点,导致颈椎压力大,容易落枕,长期使用还会加剧颈椎病。
[0003]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枕头,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45782U)公开了一种双蝶形护颈枕头,包括枕体,枕体两侧隆起同高,中部凹陷,两侧和中部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符合头颈部工学的弧面;中部凹陷处分为第一颈部枕区和第二颈部枕区,第一颈部枕区向第二颈部枕区以圆滑的弧度过渡并高于第二颈部枕区;第一颈部枕区和第二颈部枕区边沿的中间部分别设有凸出于枕体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上表面为符合颈部工学的弧面。这种双蝶形护颈枕头通过在枕头中部设置凹陷,利用支撑部对颈椎形成支撑点,解决了传统平面枕头在仰睡时没有对颈椎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问题。/>[0004]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10),所述枕体(10)的中间为仰睡区以及位于所述仰睡区两侧的侧睡区;所述侧睡区的上表面设置有可升降的面部支撑板(20);所述枕体(10)内部设置有手动调节机构(30),所述手动调节机构(30)位于所述面部支撑板(20)的下方;所述手动调节机构(30)包括壳体(31)、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部的主动传动件(32)和从动传动件(33)以及与所述主动传动件(32)连接的转轴(34);所述主动传动件(32)与所述从动传动件(33)啮合传动,所述转轴(34)依次穿过所述壳体(31)侧壁和所述枕体(10)侧面伸出所述枕体(10)的外部,所述从动传动件(33)与所述面部支撑板(2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动件(32)为蜗杆,所述从动传动件(33)为蜗轮;所述蜗轮开设有轴孔(331),所述轴孔(331)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面部支撑板(2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轴(21),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丽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